第189章 鐘室魂斷鐵券銹,夸功志小意氣驕(三
“朕相信曹卿有這個能力,咱們君臣間不用拘謹。來,戴上,上臺去受賀?!?br/>
曹鳴雷感覺腳下千鈞,脖子上的金牌勛章都輕飄飄的了,掌心的那枚小小龍紋玉佩才是重逾千鈞的珍寶。
看到走過來的少年吳三桂,朱慈炅目光中的笑意稍稍收斂,心情十分復(fù)雜。
朱慈炅早就見過他了,而且他升官后還不止一次,每次都要壓制心中莫名的殺意,讓他十分不舒服。
朱慈炅想起了一個很久遠的論壇議題。帖主問,若你回到明末,支持吳三桂還是支持康熙。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都是吳三桂,但他記得有一個激進的回復(fù),寧降韃虜不歸叛逆。
吳三桂的軍事實力,是大明砸鍋賣鐵,傾盡全力打造出來,但他最后叛國了。他的叛逆毀滅了大明最后的希望,其罪甚至遠超洪承疇,崇禎上吊前心心念念的都是他。
那種情況下他投降李自成不會有人怪他,但開關(guān)對于華夏文明卻是永遠洗不掉的罪孽和傷害。
朱慈炅第一次見過吳三桂后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吳三桂和后來那個姓汪的家伙好像啊。
借虜平寇和投日共榮俱是千古笑談。
歷史大勢中的抉擇,從來只有真英雄,自命不凡的偽人杰,私心終會壓倒氣節(jié)。
不過,朱慈炅活著,歷史已經(jīng)大變。
吳三桂沒有機會再站在那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上,朱慈炅需要擔(dān)心的是,朱可貞有沒有可能成為“吳三桂”。
此時的吳三桂,至孝至勇,父親被貶后甘愿相伴受苦,戰(zhàn)場上更是匹馬擒敵酋。
朱慈炅沒有任何理由處理這個“不負少年頭”的輔兵傳奇。
風(fēng)度翩翩的吳三桂帥得讓皇帝都嫉妒,為什么你會這么帥?
“末將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朱慈炅收回神思,露出微笑?!傲钭饌麆萑绾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