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不爭氣的兒子,便好似蔫了的黃瓜一般從詔獄里走了出來,全身上下被搜刮一空。 “孽障!” “不孝子!” 一時間北鎮(zhèn)撫司門前罵聲四起,皇親國戚和權(quán)貴,大人們開始教訓(xùn)兒子,有些斯文人啪丟臉,偷偷帶回家教育。 有些脾氣暴躁的大老爺們,便在大街上動了家法,將粗長的棗木棍掄了氣啦,將不成器的子孫打的哭爹喊娘。 這喧鬧中。 一陣雞飛狗跳。 而京城百姓可算飽了一回眼福,在一旁指指點點,說說笑笑,看著權(quán)貴子弟們鬧出來的大笑話。 可上至太國丈,下至販夫走卒,都知道這些貴公子,舉子,士子喜歡沾花惹草打野食的臭毛病是改不掉的。 這要是能改,那就連母豬都會上樹了。 這么一盤算。 這些不成器的富家子弟,喜好沾花惹草的弱點還真是被廠衛(wèi)拿捏的死死的,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招抓嫖…… 便好似一把利刃直戳大人們的命門。 “嘿嘿!” 好事之徒的干笑聲中。 街頭巷尾。 只有得到了談資的說書先生將醒木一拍,便開始唾沫橫飛的描述著,那些一二等青樓中不可描述的種種景象。 而打賞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