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不得李如松對這皮糙肉厚,又威風凜凜的四輪大馬車怦然心動。 眾所周知。 以火器為主要作戰(zhàn)手段的大明步兵,最大的命門便是糧草彈藥補給,縱觀大明近二百年戰(zhàn)爭史。 凡是打輸了的仗,十有八九都是補給出了問題,從永樂年間開始一直到土木堡之變,輜重補給從來都是困擾明軍的頑疾。 但凡彈藥能跟上,糧草不斷,明軍的戰(zhàn)斗力便可倍增! 面對這種局面,也不是沒人想過辦法,比如戚繼光發(fā)明的偏廂車,便是將運輸補給的車輛加固改造。 使其成為野戰(zhàn)中的移動城墻。 可偏廂車有個致命的問題,便是過于笨重了。 此刻。 看著這四輪大馬車。 李如松眼中閃爍起了精光。 這玩意可比偏廂車靈活多了呀。 他好似看到了冰天雪地之中的遼東大平原上,他的火器部隊護衛(wèi)下,一輛輛四輪大馬車滿載著糧草彈藥補給,在結(jié)了冰的遼河,渾河上來去自如。 若遇敵襲。 可憑借這皮糙肉厚的大馬車快速列陣自保。 甚至于。 逼急了還可以直接撞! “某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