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鳥銃
也就是傳入大明的第一代西洋火繩槍,應該是嘉靖年間,明軍在南方邊境從葡萄牙人手中繳獲來的。
明軍一繳獲到這種當時最先進的火繩槍,便大吃一驚,因為這種犀利的西洋火槍,比明軍大量裝備的火門槍先進了整整幾代!
于是感受到危機的大明朝廷,下令大量仿造這種火槍。
從嘉靖末年,經過大明兵仗局幾次改良之后,配合車陣使用,使其成為明軍縱橫天下的利器!
看起來這幾根鳥銃,便是經過大明兵仗局改良后的新款。
果然,朱翊鈞手持鳥銃比劃了幾下,便有些意滿自得道:“這西洋火銃呀,可是好東西,不過打造起來也十分不易。”
隨著皇上娓娓道來。
沈烈忙不迭的點頭,甘愿做一個合格的聽眾。
朱翊鈞很開心,攥著這桿全新的火銃,又娓娓道來:“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鋼錐透轉其中,使極光凈,則發藥無阻滯?!?br/>
沈烈露出了恍然之色,輕聲道:“哦……”
這說的是大明仿造鳥銃的制作過程吧,聽這意思還是純手工,純粹以人力錘鍛而成,那自然是極為不易的。
眼看著皇上越說越興奮了,又雀躍道:“從嘉靖三十七年起,一年之中,我大明造鳥嘴銃一萬桿,到如今我明軍神機營,及遼軍精銳之中,每步營有兩千七百人,裝備鳥銃一千余桿,約占四成……”
看來他對明軍神機營的人員裝備情況,還真的是了如指掌。
可沈烈嚇壞了呀!
此刻沈烈恨不得將自己的耳朵捂住,趕忙提醒道:“這些軍國大事,皇上實在不必與草民說?!?br/>
朱翊鈞閉上了嘴,或許他也覺得不該和沈烈說這些軍事機密。
氣氛有一絲絲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