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4.60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第四卷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次日清晨,隨著大冶千戶所全軍出動,大規模開赴葉家堡,一路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特別是這一列列整齊的隊伍、明顯異于常規的精良裝備以及超出這個時代的軍容風貌,讓所有看到的人全都為之震撼。
唯一有些尷尬的,大概就是這支超過五百人的軍隊絕大多數沒有軍服,雖然他們全都用著統一的雙層皮甲、武裝帶、行軍背包乃至于制式鐵盔,身上的衣服卻是五花八門;幸好帶隊軍官都是正規的朝廷官服,讓人知道這是一支官軍。
隊列最前面是兩個百戶長矛手、兩個百戶火繩槍手,全都看起來訓練有素;最讓人震撼的反而是緊隨著步兵隊列的三門步兵炮,整個封建時代,但凡是公開出動炮兵,那基本上都是捅破天的大事,無怪乎外人震驚。
火繩槍手除了兩肋日字扣帶固定、前后兩件式皮甲以及武器之外,統一扎著兩橫兩豎的連體式皮質武裝帶,腰間橫帶另有掛點,右側皮質彈藥包是內嵌鐵皮的硬殼結構,裝有兩排共二十發定裝紙殼彈,彈藥包后面的雜物包裝有火繩、火折子等工具;左側是兩個皮質藥筒,分別裝著鐵砂和火藥;右后腰額外一把短刀用于自衛。
左后腰另有帆布包,內裝專用皮紙、模具、膠水、小刀等工具,以便戰斗間隙制作定裝紙殼彈;后背是帆布戰術背包,存著三天的補給——炒面和咸魚干,另有繃帶、金瘡藥、牛皮水壺、鐵皮飯盒等生活用品以及少量換洗衣服;背包上端固定著臥具,自然是宿營用途。
長矛手沒有那些掛件兒,但背包相同,另有左腰間一把短刀用于自衛和生活用途;三門步兵炮雖少,但氣勢不小,不說是裝具與長矛手相同但腰佩雁翎刀的炮兵,光是那黑洞洞的炮口,就足以讓任何人不敢小瞧。
徒步軍列的后方,是十余輛輕便馬車裝著各種后勤物資,如帳篷、糧食乃至于后備彈藥等;這些最不起眼,但卻是行軍打仗必不可少的東西,正應了那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古訓。
反倒是兩個小旗的“騎兵”,與長矛手裝具相同,但以馬刀為武器,胯下卻只有“快馬”,基本就是湊合著用,等以后有了戰馬再說;這些人由周陽親自帶著,走在隊列的最前方,他的左右分別是普通騎兵打扮的趙家姐妹,只是她們腰上掛的是慣用的寶劍。
另外,以上所有人員的背包后背正中,全都掛著一把野戰工具,如工兵鏟、工兵鎬、長柄單手斧之類,用途不言自明,這卻是周陽根據現代軍隊的同款樣式設計,只是在打造時全都降了標準,比如工兵鏟,就是短把小號鐵鍬,沒辦法,這年月就這水平,想多了也沒用。
“周大哥,我們似乎沒必要如此......”哪怕是天色剛剛蒙蒙亮就吃飽出發、此時已經距離葉家堡不足三里,趙麒英依然試圖勸說周陽放棄,“葉家畢竟是大冶第一家,這次我們要是沒能打贏,自然一切休提;就是打勝了,恐怕也......”
“少不了一堆來自上面的狗屁倒灶。”周陽笑著說道,“其實,如果只是生意上的一點沖突,我根本不會當回事,劉成雖然膽子小了些,但他能夠坐穩雪字號分部掌柜多年,能耐還是有的,至少他想出的善后辦法,不失為穩妥之計。”
“姐夫,你既然知道這些,為何還要如此?”趙燕翎不解的問道,“更何況這個時候,葉家怕是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光是族人就已經過千,葉家堡再加上周邊控制的村落,很容易湊出上千青壯鄉勇,真打起來很難說結果如何。”
“因為葉家這次的動作,其實并不是簡單的商業糾紛,而是大冶本地勢力對我們的試探。”周陽冷笑著說道,“自古為官之人,歷來就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規矩,可也別忘了另一句話,那就是‘千里為官只為財’。
我來此任職,若只是一個千戶,再順便弄點兒油水,當地勢力不會說什么,因為這是歷來的規矩;可我偏偏帶了雪字號過來,而且剛到沒多少時日,就直接敞開了生意,還是大冶本地最來錢的鐵貨與鐵礦生意,這就明顯有些得罪人了。”
“不錯!”這下趙麒英明白過來,但隨之而來的是新的疑惑,“周大哥既然明知如此,為何還要......”
“因為這里的鐵礦確實太吸引人,湖廣之地的稻米對任何有想法的人太過重要。”周陽淡淡說道,“我不敢說控制這里,因為現在我還沒這能力,但也至少要打開門路,讓人知道不好惹甚至不能惹,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