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南下4
仗越打越順,楊文廣卻是越打越怕,說是打仗,就跟白送的一樣,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事出反常必有妖,臨行前吳信不停地一直敲打他,要他慢一點,謹慎一點,楊文廣能體會到這層意味,但是事情已經(jīng)超出了他的控制。手下人已經(jīng)瘋了,他們現(xiàn)在也不打仗了,就是平推,帶著裝備輜重不停地推進,從梧州過藤州,再打下潯州,速度讓人咂舌,捷報也不停地送到汴京。
不過估摸著捷報應該是一封也沒有送到。
吳信自己都忘了他對楊文廣的叮囑,現(xiàn)在完全只顧著邕州,甚至在盤算著打下了邕州他能得到多少的好處!
升官是肯定的,這一次說不定能去三衙當個正職,少在西府跟那幫讀書受氣,一群沒鳥用的東西,干啥啥不成,就是那嘴利害到天上去,黑的能說成白的,再讓他們寫出來,死人都能寫成活的。打仗打得怎么樣跟他們沒關系,合著都靠他們的筆來寫,寫的是勝仗是大捷,寫的是敗仗就是慘敗!
楊文廣是有些東西,還好自己跟著趙王爺把他給要來了,其他的關系戶連陪襯都算不上,來之前許多人都跟自己說了,孫節(jié)等人不是打仗的料,會添亂,必須有個實力人物撐門面。
吳信現(xiàn)在做夢都在笑,還是自己有先見之明!
不過很快楊文廣就要哭了,吳信更笑不出來了!
儂智高此生從未如此重視一個對手!大宋不是南越,雖然與南越打了那么多年仗,但是南越他還是帶著一種輕視,最后甚至還帶著兵去南越國內(nèi)打仗,可是面對大宋,他就沒有了這樣的勇氣。
他從骨子里懼怕大宋,一直視大宋為自己的父母,就算他想要官職想要各種好處,也是采用討要的方式跟大宋朝廷小心地索要!
據(jù)正史所載,真實歷史上的儂智高,并沒有索要什么高官厚爵,只是要一個廣源刺史當當,朝廷不肯,后來就自降身份要一個教練使,朝廷同樣不肯,第三次就要了一件官服,什么官職也無所謂了,只要能證明他漢家的身份就可以,朝廷同樣不答應,絕望之下的儂智高只能反了大宋。
雖然與這一世儂智高被盧之瀚忽悠的經(jīng)歷不盡相同,但是過程差不多類似。
宋廷并不想因為這個小小的土司去得罪南越!
大宋朝與南越一直有領土糾紛,南越企圖把廣南的儂人四州納為己有,如果給了儂智高官服官位,那就是漢土,南越再來要,便是宣戰(zhàn)!
朝廷有些官員,甚至是趙禎已經(jīng)怕了打仗,他們不想再大費國力地打一些毫無價值的仗,偏偏儂智高不懂事,一直給朝廷添麻煩,最后受傷害的只能是儂智高了!
大宋的實力,遠在南越之上。
從他真正起兵反宋的那一刻起,儂智高就在想怎么打好這一仗。
南越一戰(zhàn)讓儂智高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也認識到了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他差的就是后勤與保障。所以他與黃師宓商議之后,第一仗取了邕州之后,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錢財,老百姓雖然讓南越人先搶過一次,不過再刮一次,依舊讓儂智高獲利無數(shù)。
接著他又把目光放到了被戰(zhàn)火摧毀城墻的橫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