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精確到人
第1274章精確到人
沒有顱骨前面,只有顱骨側面和顱頂的骷髏頭,能有什么用?
自然是極有用的。舉個栗子,如果復原了顱骨側面和顱頂,結果發現是個扁頭,那不就縮小了死者的出生地和籍貫?
類似的,在大馬地區分析一只顱骨,哪怕顱骨前面受損嚴重,其他三面的骨頭,以及顱骨前面剩余的骨頭,首先就能用于區分種族。
大馬地區的主要族群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以及少量的原住民。
單就顱骨形態學來說,馬來人的顱頂最低,華人次之,印度人最高,原住民則是低且平。眼眶也不一樣,馬來人的眼眶偏圓,眶緣鈍厚;華人的眼眶方圓,眶緣較銳利,印度人的眼眶是圓形的,眶緣上緣銳利……
凡此種種,包括顴骨、眉弓、牙齒等等,不同種族都有統計學上的差異,這些都是兇手擊打中不好破壞的,只是有些好用有些不好用。
就比如牙齒方面,華人的牙齒齲齒率就高,馬來人的頰面損耗更大,因為吃檳榔……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對一名法醫人類學家來說,一個人的一生,最終都會濃縮在他的骨骼中。
不是每個人都會寫日記,但每個人的骨骼都是他的日記。
江遠一個骨頭接一個骨頭的看下去,時不時的做一些記錄,并沒有著急給出結論。
如果只有一片和少量的骨頭,那么,給出的結論就會多一些“或者”、“也許”、“可能”之類的前綴。
當然,全套骨頭也可能會有,要想獲得精確的結論,往往需要骨骼的主人在身前就很配合,做一些少數人做的事,得一些少數人得的病,受一些少數人受的傷……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在死后開口,借法醫人類學家,說一些少數人才能說的故事。
否則,就算留下了全套的骨頭,也不過是一副庸人之骨罷了。
雅各布等人很快將鍋中的骨頭都撈了出來,收拾干凈,擺在了解剖床上,并貼心的按照解剖學的標準排好順序,以方便江遠取看。
接著,雅各布就眼巴巴的看向江遠,等著有什么能再用得上自己的地方。
要說起來,雅各布也是技術水平很高的法醫了,法醫病理學等主要的技術水平至少有lv3中段以上的水平。
但法醫人類學這種黃金級的技術,他年輕的時候沒機會學,人到中年就更少機會了。最起碼,國內的其他法醫是不會教他的,他也不好意思跟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