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兩個大水桶
回到村口,余秋堂依然為剛才的遭遇而慶幸。
他是一個在山里走習慣的人,在對動物間,動物和人之間的斗爭認識更為深刻。
很多時候兩者相爭,并不是看戰力如何,而是牽扯到方方面面影響。如果去除當時場景,只是從體重,咬合力,速度等方面評判兩者的戰力,乃紙上談兵。
現實世界兩個動物,包括人和動物發生矛盾,往往并不是將數值擺放出來,像電視劇里角斗場公平廝殺,或是游戲里數值比較那么簡單。
現實世界的高山森林,兩個野物之所以劇烈碰撞,不只是想戰勝對方,它們大多數情況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殺死彼此。
面對死亡生死存亡,所有動物的爆發力和日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就如同人類社會,強大的人也有可能被小孩殺死一樣。
所以,余秋堂不會像很多冒失的年輕獵人,仗著自己打過一些東西,便對山林失去該有的敬畏,從而在某次失敗后,或是被野獸所傷,或是丟掉生命。
方圓百里的獵人很多,據余秋堂記憶,就沒幾個能全身而退,對于他們來說,每次是碰到不同的獵物,能捕獵就捕,捕不到就尋找下個目標。
但對于山林里的野物來說,一旦失敗,往往就代表著死亡,它們肯定要比獵人更努力。
除此之外,獵人年齡影響也非常致命。
太年輕的獵人,反應和力量都不錯,但是經驗不足,而年齡稍微大點的獵人,經驗豐富,對所有環境和野物都能掌握很好,可身體素質又不行。
余秋堂剛好是帶著成熟的狩獵經驗知識,身體不僅處于黃金時代,又得到一定程度修正,可謂是天生的獵人胚子。
唯一缺乏的就是幾只好狗和一桿好槍。
若是今日有槍在手,哪怕有一把弩,他也不至于這么緊張,即使和豺正面沖突,也不會倉惶退開。
“不行,做弩的節奏要加快,沒個趁手的家伙,來山里就是冒險。”他一路想著,走到岔路口,留下一只野兔,一只野鴿子,其他野物讓余小偉背著回家。
他要去找余秋江。
前幾天讓幫做的弩機應該差不多了,順便商量下后續弩箭頭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