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釋懷
梅影去世后,福樂公主與夏侯紓皆被驚愕所籠罩。福樂公主驚懼不已,而夏侯紓則陷入深深的哀痛之中,久久無法自拔。她始終不敢相信,那個美麗而執著的女子,就這樣消散了。
宮中歷來有規矩,只供奉皇族之人的神位。然而,這一次卻破例了。梅影的骨灰被安放在離飛鸞殿不遠的一座殿宇里,這是夏侯紓的請求,她希望獨孤徹能封梅影為上善圣女,讓她永遠受到南祁王朝的敬仰與供奉。
說實話,夏侯紓對梅影并無太多的喜歡,大概是因為人們總是不喜歡過于聰明的人。而梅影不僅聰明,還十分沉著穩重,知道如何把握分寸,進退得宜,這使得她在眾人眼中格外出色。盡管如此,夏侯紓還是對梅影充滿了敬意。她為愛而生,為愛而死,雖有遺憾,但她的愛卻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個愛她和她所愛之人的心中。
福樂公主這些日子已經緩和過來了許多,可每當想起那天的經歷,她仍然心驚膽戰,無法釋懷。盡管年紀輕輕,她卻常常顯得心事重重,神情黯然。
“紓兒,你說父皇當日為何不救我,如果你也不救我的話,只怕現在我已經不在了吧?”福樂公主一邊問一邊把玩著一柄玉如意,借此緩解自己時好時壞的緊張情緒。
夏侯紓一愣,對于當日獨孤徹的選擇,她始終只有那一個解釋。于是,她輕撫福樂公主的小辮,柔聲道:“傻孩子,你父皇怎么可能不救你。那是我跟你父皇商量好的計策,為的就是轉移別人的注意力,我才好救你啊。”
“你說的都是真的嗎?”福樂公主滿臉天真,仿佛走失在黑暗之中,忽然看到了一束光線。
“昔恬,記不記得我說過,我永遠不會騙你。”夏侯紓笑著說。
聽到這話,福樂公主的眼睛突然閃爍著生機,那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光芒。她堅定地說:“那好,我相信你。”
這件事情過后沒有多久,朝廷內外便發生了幾件大事。獨孤徹以璞王謀反以及挾持福樂公主和賢妃等多項罪名被提前問斬,其妻璞王妃竇氏得知消息后直接在涂川飲下了毒酒,一命嗚呼。璞王的其他子嗣皆因其父謀反而獲罪,或遭貶謫,或被流放,涂川一下子成了無主之城。考慮到涂川屬于西北門戶,百姓生活疾苦且容易受到蠱惑,所以獨孤徹第一時間命夏侯淵帶領十萬赤羽軍前往鎮撫,等待下一任封疆大吏入駐。
紫宸宮的宋太妃在聽到兒子謀反的消息之后就直接昏倒過去,之后就再也沒有醒過來,成了一個活死人。太醫忙出忙進地治療了半月后,宋太妃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而被關在飛鸞殿的偏殿里多日的賀夫人在得知璞王一脈的判決之后,第一時間是繼續帶著獨孤榮逃出宮去,結果她們人還沒有走出后宮,獨孤榮就因為緊張過度以及受到太大打擊而引發了癲癇,不治身亡。賀夫人自知做了無力回天的錯事,當場從頭上去了一根簪子自戕了。待侍衛們找到他們母子時,兩人的尸身都快僵硬了。
隨后不久,久病未愈的袁才人含恨而終,沒有留下只言片語。
宮人私底下都在說宮里有鬼魂作祟,才接二連三地死人。也有一部分人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來分析,直指袁才人的死與夏侯紓脫不了干系。就算是化作厲鬼,也是冤有頭債有主,找不到他們那些不相干的宮人身上。
大概是閑言碎語聽得多了,獨孤徹已經不止一次勸夏侯紓搬出飛鸞殿,換個風水好的殿宇居住,他甚至表示愿意特意為她修建一座宮殿。
修建宮殿,那可不是三五銀錢就能做得到的。夏侯紓拒絕了他的好意,執意留在飛鸞殿,她倒要看看,究竟是人們口中的鬼神可怕,還是人心更可怕。
獨孤徹見夏侯紓如此固執,只好隔三岔五地尋個由頭把她騙到明臺殿去。真正應了簽文上那句“承歡伴君著明臺”。此舉讓宮中對夏侯紓的不滿之聲越來越烈,卻又無人敢跳出來明說,只敢在背后議論紛紛。
夏侯紓突然有點后悔之前阻攔獨孤徹采選秀女入宮了。這一兩年來,宮里走的人比進的人多得多,再這樣下去,這個后宮就那么幾個人嚼舌根,都要無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