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2章
江南的二月已經(jīng)綠了,但塞北依然還是寒冷的。
這幾日,阿賴草原發(fā)生了兩件事情,驚動了所有人。
一是有人在阿賴草原某處無意中發(fā)掘出了一塊石碑,形式古樸,看起來不知歷經(jīng)了多少歲月。
這本不稀奇,關(guān)鍵是石碑上方刻著幾個古老的圖騰,并排而列,如同兄弟手足親密無間一般,竟是如今阿賴草原上幾個最主要的部落的圖騰,其中包括玉茲部、沫爾曳部、明賽部、伊塞克部,甚至還有一個可延部。
而石碑上刻著用胡人文字書寫的一段碑文,大致意思是:天地初開之際,草原之神共生五子,各自為皇,駐守五方......神明雖不在世間,但仍會在天上看著他們五個兄弟,希望他們長久依存,互相扶持,保草原興盛等等。
挖出這塊石碑的是明賽部的一名族人,他在發(fā)現(xiàn)石碑后迅速回去找來了族中長老,當(dāng)清理石碑上泥土看清文字后,所有人全都大吃一驚。
他們也都聽說過先輩流傳下來的只言片語,說草原雖大,但各部落其實都是同一個祖先,這種說法幾乎從不被人認(rèn)可,因為草原上放牧講究的就是一個逐水草而生,哪里的草長得好就是他們爭奪的地盤,幾個部落之間常年都會發(fā)生大大小小的爭斗,什么時候像是兄弟了?
更何況其中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可延部,那是原先的韃靼部落,是在草原極北處的,和他們阿賴草原隔著不知多路程,怎么可能是一家的?
然而這種憑空挖出石碑的事情太過玄幻,而且這塊石碑經(jīng)鑒定確實像是年代久遠(yuǎn)的東西,上邊的文字也有不少幾乎被磨損得看不清了。
牧民們不信佛不信道,只信奉草原之神,因此即便他們對這塊石碑的存在有所質(zhì)疑,還是不敢擅作主張。
于是長老做主將石碑抬了回去,又將其他幾個部落的族長請了來,共同參詳。
然后那位朵琳公主竟然說他們祖上還真的就是出自阿賴草原,只因幾百年前被韃靼人的鐵蹄橫掃時強行驅(qū)逐到了北方。
至于其他四個部落沒說的,他們本就是生于此長于此的原住民,但關(guān)于草原之神的五子一說,還是實在不敢相信。
而這時又發(fā)生了第二件事。
從大月氏王城中忽然傳來一道儺咄大汗的旨意,旨意中重提了年前的舊事,各部須盡快湊齊十五萬大軍,開拔出發(fā),前去北方前沿助戰(zhàn),不得有誤。
這道旨意一來,各部落頓時炸開了鍋。
他們五個部落要湊齊十五萬大軍,也就是說各部落至少各出三萬人,玉茲部和伊塞克部還好說,他們家大業(yè)大的,但是沫爾曳和明賽比之玉茲要小了不少,若是一下子出了三萬人,等于是將部落中的壯丁都要一下子掏空了。
草原部落本就以男丁為基礎(chǔ),把他們的漢子都拉走了,部落就距離沒落和被人吞并不遠(yuǎn)了。
至于可延部,他們本就剩下了沒多少人,又因為朵琳公主回來說他們的老族長其實是被儺咄暗算害死,又被姬景鐸化名巫風(fēng)混成了駙馬,將原本一個安寧祥和的可延部弄得現(xiàn)在背井離鄉(xiāng),來到了這片陌生的地方。
并且現(xiàn)在他們面臨的形勢十分尷尬,他們畢竟以前曾是韃靼部落,現(xiàn)在歸降了大月氏,而若是派他們?nèi)デ把睾晚^靼開戰(zhàn),將等于是和以前的兄弟廝殺。
他們不情愿,儺咄也不敢用他們,于是就這么將他們丟在阿賴草原,不調(diào)用,卻也不管不顧。
年前還說只要八萬,現(xiàn)在忽然成了十五萬大軍,五個部落的族長面面相覷,誰都不愿出這么多人,同時無窮的憤怒充斥在他們胸中。
儺咄以前利用他們重新出山時說得好好的,是將他們當(dāng)成合作伙伴的,可是現(xiàn)在成功登基了,回頭卻把他們當(dāng)成了圈里的牛羊,隨便奴役,隨便驅(qū)使,他們沒有一個肯心甘情愿被這么愚弄。
但這十五萬大軍的要求還只是一個開始,除此之外,前來傳旨的大汗使者還帶來了一份儺咄的手書,其中用看似親熱懇切實則暗含強勢的語氣,要求伊賽克部將小公主送入王城,嫁給太子哲赫為妃。
這份手書一出,伊賽克部族長徹底暴怒了。
曾經(jīng)他和玉茲部聯(lián)姻的成親大典上,就遇到了一場莫名其妙的襲擊,當(dāng)時他的部落中還死了幾個人。
成親之時出人命,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十分忌諱的,那時查不到是誰干的,但后來得知竟是儺咄麾下金衛(wèi)所為,還故意假做證據(jù)栽贓給了大武的紅粉。
這筆賬一直被伊塞克部的族長記著,都還沒有機會找儺咄報仇,現(xiàn)在儺咄居然還有臉要來娶自己的小女兒。
伊塞克部族長卡扎最疼愛的就是他的小女兒,今年才十五歲,讓他出兵已經(jīng)讓他百般不愿了,何況是將小女兒送去給快三十歲的哲赫當(dāng)妃子。
他一腳踢翻腳邊的錦凳,拍案而起,面目猙獰:“儺咄!欺人太甚!”
朵琳公主坐在最旁邊,看似低頭不語,實則悄悄和玉茲部族長巴爾思對了個眼神,然后輕聲開口:“我們結(jié)盟,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