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漁舟唱晚滄海桑田
易書元看了灰勉一眼,也不再多說什么,袖中葫蘆往畫中一丟,隨后緩緩閉上眼睛。
上一次在畫中不過是心神意境遨游,但對易書元來說卻受益匪淺,雖然未曾變化為龍,卻也約等于領會了幾分化龍之心。
如今易書元也領會到了龍族修行之法,又有山河社稷圖在手,更碰上這千載難逢的大湖回歸,自然要好好修行一番。
借此非但能鞏固完善新煉的寶物。更能感悟由煉制此寶時就已經隱約浮現的天罡之變與地煞之變。
山河社稷圖的誕生本就與長風湖關系不淺,如今在此刻展開,易書元的通感更是借此連接大湖,仿佛能隱約感受到整個水脈。
只不過易書元感而不取,悟而不連,倒也不是他怕當一個水神,一是無意牽扯到水系之爭中去,二是也沒那個必要。
更不如說這些在易書元眼中都可有可無,比起這些,若能悟透翻轉山河,便是天罡一變。
易書元一方面存感大湖,感知水系的匯聚,感知水脈的增長,同時也代入龍族之意,悟水澤之力。
而另一方面,易書元又分神靜思、想著自身的具體修行,乃至世間的一切趣事。
我的乾坤變化之道,或許也未必是順著曾經存思之刻所前進。
天罡變能有三十六重變化么?
僅僅是推衍出造化陰陽便如此困難,得石生則得此變,卻也并非能翻云覆雨隨手掌控。
如今由山河社稷圖而來的翻轉山河,也是莫測神奇,只怕是能推衍,卻也輕易用不出或者用不全。
若不借助山河社稷圖,真正能隨手而來是需要何等法力,何等意境關聯,何等天時地利,何等萬情交融?
地煞變會止步七十二重變化么?
恐怕也是未必,存神融情,遐想萬千,我易書元心神不止,則變化不休,也是為無常。
我所領悟的五行之變,借法萬情,既有天罡變化之意,又不乏地煞變化之形,可謂是將乾坤變融入世間仙道常理之中,是不是算是一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