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近憂心愁
“唔好吃,對了大伯,您怎么在縣衙里啊?”
“找了份差事,能賺點銀錢,我有手有腳,總不能讓你們家養著吧?”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已經要往回趕了,易書元回頭看看,那兩差吏似乎也在遠遠望著他的方向。
-----------------
傍晚時分,易家廚房的在臺邊,灶爐內還有微弱火苗,飯桌就擺在這相對溫暖的室內,一展油不時跳動一下火焰,作為室內的照明。
“什么?兄長,你要去縣衙當文吏,那離家多遠啊!”
易保康還驚愕著呢,桌下其妻一下踩了踩他的腳趾,笑著對易書元說道。
“大伯找差事做是好事啊,對了大伯,縣衙給你多少工錢?”
長輩說話的時候,易勇安夫婦和孩子在一邊默不作聲地吃飯,但耳朵都在留意著的,此前易勇安也問過自己大伯,但他路上只是笑笑沒多說。
聽到趙氏的話,易書元斟酌了一下并未完全如實說,折個五成將數字說了出來,畢竟主簿說他給的待遇絕對是爭取到最高了。
“按日書不低于兩千言算,能得米一斗五,以市價計銅錢。”
撰寫縣志當然不止抄錄那么簡單,得查舊補新,得歸納整理,得記錄成冊等等,但易書元就按桌上人能聽懂的方式說。
“一斗五升米啊!”“一斗五......”
易保康的媳婦趙氏驚呼出聲,這可是大白米啊,不是小米之類的東西,換算現在米價,怎么也得七八十文錢,這對于鄉下農人已經不是小數目。
農家有糧但錢不多,就算有人收糧,在鄉下也不會使勁壓價。
易勇安夫婦也忍不住低聲說話。
“這么多啊!”“這是多少錢?”
“快一百文錢了吧!”“一天就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