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脈沖爆彈槍
“沒關系,這是星際戰士的武器,不是帝國衛隊的武器,復雜就復雜一點,可以接受。”
傅青海說道。
后世那些握把帶基因鎖、背上裝瞄準儀、內置彈藥計數器的爆彈槍,難道結構就簡單了?
史蘭和傅青海說著話,已經把一桌子的槍械全都拆成了零件,他仔細研究之后,抬頭對傅青海說道:
“三周之內,我把原型槍做出來。”
“很好。”
傅青海贊許點頭。
先有原型槍,再慢慢改進定型,再考慮量產的規模制造和成本降低,遵循科學的研發規律,一步一步的來。
傅青海和史蘭的口頭合作協議,非常寬松自由,“有趣”就是太空猿猴的最大追求,如果哪天史蘭覺得跟著傅青海沒意思了,他隨時可以自行離去,傅青海不會阻攔。
但是有著來自其他宇宙源源不斷的新型科技,太空猿猴想要感到無趣,恐怕有點困難。
……
傅青海很早就想研究電磁加速技術了。
因為傳統的發射藥推進技術,終歸就是有極限的。
也就機械神教這種腦子軸一根筋的宗教性質科研組織,才死抱著傳統射擊方式不放。
人類帝國單兵武器的科技下限,不是帝國衛隊列裝的激光武器,而是自動武器,激光武器其實技術含量還挺高的,自動武器才是真的簡單粗暴。
人類帝國的自動武器,與現實世界中20世紀末21世紀初時期的火藥槍械一模一樣,簡單地說,就是使用推進劑來加速金屬子彈連續發射的武器。
伐木槍、自動炮、突擊炮,甚至是艦載和陸基的宏炮,都屬于自動武器的范疇。
很多人會奇怪,人類帝國都星際時代了,怎么還在用這種原理落后的槍械?
三個原因:
首先,人類帝國在大遠征時期面對的敵人,并不全是科技發達的異形異端,也有很多科技水平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甚至更早時期的蠻荒世界和封建世界,收復這些地方,用爆彈和電漿就有點威力過剩成本過高了,自動武器恰到好處。
其次,自動武器原理簡單技術基礎,很多科技不太發達的世界也能生產制造,可以為行星防衛軍(PDF)等低端戍衛部隊大量列裝,快速形成最基本的戰斗力。
最后,雖然自動武器的技術原理并不復雜,可子彈里的推進劑也并非普通的黃火藥和黑火藥,高性能的推進劑帶來更大的膛壓,又需要強度更大的槍管材料,別的科幻宇宙都開始琢磨線圈和磁軌了,而人類帝國則是技術不夠材料來湊,用科幻材料為傳統武器提升威力,比如黃泉八號鑄造世界生產的推進劑就是品質最好的。
此外,同樣是利用電磁力(洛侖茲力)推動彈丸的武器,電磁線圈和電磁軌道其實不太一樣,二者主要區別在于:
電磁軌道武器:彈丸夾在兩條平行的導軌之間,兩軌接入電源,電流經一導軌流向彈丸再流向另一導軌產生磁場,磁場與電流相互作用,產生強大的洛倫茲力推動彈丸前進,達到很高的速度——理論上可以達到亞光速。
電磁線圈武器:槍管或炮管由許多個同軸同口徑線圈構成,子彈或炮彈上同樣嵌有線圈。向槍管的第一個線圈輸送電流形成磁場,彈丸上的線圈感應產生電流,磁場與感應電流相互作用,推動彈丸前進,當彈丸到達第二個線圈時,不斷重復這個過程,經由第三、四、五個線圈……直至最后一個線圈,逐級把彈丸加速到很高的速度。
線圈相比軌道,彈丸與槍膛的摩擦較小,彈丸質量可以更大速度可以更快,可是線圈的供電復雜程度遠遠超過軌道,所以,雖然電磁線圈是理論上更先進的技術,但電磁軌道才是應用上更成熟的案例。
這兩種電磁加速方式,要說原理,誰都知道,現實世界里都知道的基本物理原理,戰錘40K這種科幻宇宙自然更不用說。
但要說到實際應用,尤其是武器化應用,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現實世界里,民間自制的電磁線圈武器,能讓一根鐵簽飛出二十米遠,根本談不上任何殺傷力,美國海軍多年以前就投資研發電磁軌道武器,至今沒有任何成果。
戰錘40K宇宙里,電磁加速的物理原理在機械神教當然是人盡皆知的,但是人類帝國沒能完全應用這一技術,因為這類武器在實操時會面臨著許多問題,這種技術的局限性包括:推動彈丸沿軌道或線圈運動時所需要的驚人能量,以及過程中產生的巨大熱量耗散。
從知曉原理到軍事應用,隔著天塹一般的巨大鴻溝。
戰錘40K宇宙里,幾大陣營之中能把兩種電磁加速技術做到武器級應用的,傅青海非常篤定,有且僅有鈦帝國一家。
鈦帝國研究磁軌武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磁軌武器尺寸過于龐大,只能裝在戰斗服或者錘頭鯊上面,根本不算單兵武器,而是正兒八經的車載武器,直到第二次穹頂擴張的時候,被人類帝國的強大刺激到了的鈦帝國土氏族科學家,發奮圖強潛心鉆研,才終于將磁軌武器小型化單兵化。
才拿出了磁軌步槍這種東西。
以傅青海的眼光看來,鈦帝國的磁軌步槍,缺陷還是非常明顯的,一包電池只能支持射擊三到四次,也就是說每打三槍就要換個彈匣,火力密度很低,后勤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