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2章 國東礦業
李東立正,表情也隨之嚴肅。
楊振華從文件夾中取出一份紅頭文件,聲音機械地宣讀,“鑒于李東通志在工作中的優異表現,經天洲市公安局黨委研究決定,任命李東通志為國東礦業集團警務室副主任(副科級),即日起生效,下周一到崗上任!”
李東眼底閃過一絲銳芒,隨即恢復平靜,“感謝組織信任。”
李東雙手接過調令,隨即敬了個禮。
對于這份遲來的調令,李東早就有所預判。
李東也清楚,關于他的人事調動,恐怕不會太常規。
畢竟他早就已經卷入了高層博弈當中,他的最終人事任命,也肯定是高層博弈的結果,
就連李東自已,也聽說過上級領導準備讓他去守水庫的傳聞。
所以在接到調令之前,李東早就已經讓好了心理準備。
可這份調令的內容,依舊讓李東有些錯愕。
不是去市局,也不是去分局,更不是去基層派出所。
而是將他調往國東礦業?
國東礦業?
倒不是陌生,而是太過熟悉!
國東礦業就在江北,曾經也是江北的支柱產業。
只不過那個時侯還不叫國東礦業,而是叫天州煤礦。
改革開放初期,江北區也因為天州煤礦著實風光過一陣。
當時整個天洲的工業總產值,有一大半都是天州煤礦貢獻。
也正是因此,天洲煤礦成了江北區的明星企業。
天州煤礦最輝煌的時侯,產量曾突破200萬噸,占全省煤炭供應量的35%。
連續7年位列天州市納稅榜首,最高貢獻財政收入的42%。
建成全市首個帶地暖的“礦工新村”,配備S國專家設計的集中供暖系統。
首家企業自建職工醫院,首座帶中央供暖的礦工大廈。
援建江北區文化宮,擁有當時省內最大35毫米膠片放映廳。
援建江北礦業大道,也是當時省內第一條雙向4車道的柏油馬路。
天洲第一座立交橋,工人新村棚改工程,處處都離不開天洲煤礦的影子。
鼎盛時期職工超8000人,連帶家屬占江北區三分之一的人口。
礦工子弟小學,曾連續5年高考升學率全市第一。
礦務局籃球隊,曾代表漢東省參加全國工人運動會,并且蟬聯三年的冠軍。
而天洲煤礦那棟13層的總部大樓,不光是江北人民的精神象征,曾經也是整個天州的最高建筑!
提起天洲煤礦,簡直有太多的輝煌。
而李東之所以如此熟悉,也是因為父親。
父親李志剛就是天州煤礦的一名煤礦工人,半輩子的時光都獻給了這座煤礦。
哪怕是退休之后,也一直心心念念這座煤礦。
也正是這座煤礦才撐起了李家,并且把他們兄妹三人送進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