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兵進豫章
荊州戰事如火如荼,就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江陵,討論孫權被擒,劉備是否會殺他的時候,黃忠的兵馬也進入豫章。
黃忠與劉磐當年就在艾縣一帶練兵,對這一帶地形十分熟悉,再加上南昌人馬忠帶路,一路暢通無阻。
但豫章境內許多地方道路不通,到處都是群山惡水,甚至還有野獸攔路。
爬山涉水,有些地方車馬無法通行,黃忠不愿放棄戰馬,只能繞路,這一路上光鋪路搭橋,轉運糧草,就耗費了兩月時間。
等人馬進入豫章境內,人困馬乏,糧草不足,哪里還有力氣再戰?
不過馬忠稟報,前方的西安縣已經荒廢,可暫時屯兵,從周圍換糧打獵,暫做休整。
原來當年劉磐多次領兵攻打艾縣,孫策于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督兵對抗劉磐。
后來劉磐患病,加上劉表病逝,長沙之兵對豫章再無威脅,雖然孫權還對太史慈遂委以南方諸大事,但不斷裁撤兵力。
太史慈死后,海昏周圍諸縣防備日漸松懈,加上山越和鄱陽一帶的山賊不斷寇掠,精兵都被調往南昌去了。
自呂蒙任大都督以來,日夜思想奪取荊州,連年征兵征糧,但江夏糧薄人少,江東他又說不上話,只能向豫章施壓,導致百姓多逃進山中,靠近艾縣的西安縣便直接荒廢。
此時已是初春時節,山中獵物、野菜不少,士兵們休整半月,斥候也查探清楚前面形勢,自從呂蒙兵敗,孫權被擒后,東吳上下一片慌亂。
豫章更是人心不穩,周圍群賊蠢蠢欲動,自去年冬天到現在,已經十幾次犯境,甚至直接攻打建昌城。
此處再向東便是海昏縣,縣令孫泰是孫匡之子,根本不懂軍事。
黃忠與馬良幾人商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拿下海昏,以此為根基,再取南昌。
便以劉封為先鋒,馬忠、輔匡為副將,領兵兩千直取海昏。
海昏位于南昌和柴桑之間,正是東吳兵馬轉運糧草的必經之地,很少受山賊侵擾,加上近十年沒有戰事,防備十分松懈。
待劉封領著兵馬來到城下,守軍這才如夢初醒,慌慌張張地緊閉城門,擂鼓示警。
城內守軍匆忙準備應戰,縣令孫泰匆匆登上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