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良友
修行之道,莫過于佛道儒武四類法門,但如若再細分下來,尚有劍術,符箓,道綱,祝由等諸多分支。
不過武者一途卻是極為特殊,鮮少有人會在這條修行路上花費心血,只因在三教法門中的修行境界愈深,體魄也會隨之經由靈氣淬煉而更加堅固。
而專修武道一途的武夫在山巔境前,與一般三教修士體魄無二,反倒因為缺少符箓道法等手段而略遜一籌,可武夫一旦踏足山巔境,便會在胸中凝練出一顆武膽,實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燭陰曾在寺中蓮座旁和李夜清煮茶閑談,他問如若三教修士遇到四境的敵手,會如何應對?
李夜清回的是,必然是以壓箱手段應付,如若無法招架,便伺機脫身而去。
但燭陰卻是搖了搖頭,回說如果是凝練了武膽的武夫對敵,便不會有脫身之想,哪怕是以氣血為薪柴,也會與其廝殺至底,這即是武夫所具有的血性和膽氣。
李夜清那日聽到這段話,卻是提出了不同意見,實力懸殊卻還要以命相博,豈不是愚蠢。
對此,燭陰也是微微頷首,說這是極端比喻,但其中意義莫過于武夫最重要的便是那不畏生死的膽氣。
眼下在院舍偏僻一角里,三人割肉切膾,暢談修行之理,李夜清便說出了這一番對武道的見解。
蘇清淵聽罷,不禁拱手回道。
“我原先以為李兄是專修儒家法門的文人,沒想到你竟然對于武道也有如此的見地,令人嘆服。”
坐在另一側的姜紙煙聽的格外認真,絲毫沒在意自己的修為境界還在李浮生之上。
李夜清為二人切下爐火中炙烤好的豬肉,撒上佐料后擺入碟中,說道。
“蘇兄謬贊,只因有賢師指點,非我李某一人之功,況且在境界之上,我距離知境尚且欠缺一絲,還不及二位,慚愧。”
“多謝。”
姜紙煙接過木碟,在梅花肉上撒下了許多通紅的料粉,這才舉箸夾起一塊抿下。
見到這幅情形,李夜清眉毛微微上挑道。
“慧玄竟如此嗜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