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大家選擇第一種結論,兇手無罪,波洛摘下帽子,鞠了一躬,宣布他退出此案? 并在雪地里緩緩轉身離去。 什么是善良? 什么是邪惡? 這是波洛第一次分不清? 但卻迷倒了無數讀者! 大家似乎看到雪地里那道孤獨前行的背影? 一邊走,一邊思考…… 事實上,看過《羅杰疑案》的讀者? 都非常清楚波洛是一個多么驕傲,多么有原則的人。 大家習慣了波洛的睿智和神斷案! 能讓他說出“我無法做出判斷”是不可思議的。 就像他最終退出了案件一樣。 因為不可思議,所以讀者們才能感同身受到波洛的煎熬與抉擇! 這一刻,波洛已經成了無數人心中認可的大偵探! 要知道,“世界著名大偵探”是小說作者賦予波洛的設定。 作者的筆,可以在小說里隨意的設定,什么全世界最帥的男人,全世界最美的女人等等。 三流的作家,自己設定自我意淫。 頂級的作家,故事和設定一出,讀者集體高潮,仿佛真有那人似的。 這叫筆力。 所以要讓讀者承認“波洛是世界著名大偵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楚狂輕松的做到了—— 兩部小說足以。 用《羅杰疑案》埋下了基礎和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