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的原理,就是利用竹子,深挖十幾米,將“挖空”的鹽井,繼續更進一步的開發。 也是由大口淺井朝著小口深井的進化。 卓筒井基本上都是深入地下幾十米,甚至是上百米,如此才能將深藏于地下的鹽鹵取出來。 這,是不同于普通的水井的。 普通的水井,一般也就幾米到十幾米。 最深不超過二三十米。 這樣的水位,基本上都比較淺。 雨水充沛,或是靠近河床的地方,淺井是盡夠用的。 可若是遇到了旱災,淺井也會干涸。 如此,就需要深挖井。 但,古代的技術有限,或許有的人、有的地方,發明了挖掘深井的辦法,卻并沒有流傳開來。 至少在沈婳所熟悉的地方,大多都是淺井。 想要挖深井,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術。 古代,沒有鉆頭,沒有電力啊。 不過,卓筒井就是最早的“鉆頭”。 它可以利用舂米的原理,用粗壯的竹子,一點點的挖掘。 直至達到幾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