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此路不通(上)
朱慈炅神思不屬的從慈寧宮離開。
王坤貼著他耳朵說“含芳殿有人。”朱慈炅也一點不關心。
這也就是王坤,換做方正化或者李實,就一定會查清這個人是誰再說。
不過,朱慈炅也有些飄了。
單單新六衛就能控制大內,雖然發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他的新軍計劃初見成效。內外上下都必須重新研判皇帝的實力,給予小皇帝真正的尊重。
朝堂上干掉三個尚書兩個閣老,小皇帝越來越向朝臣證明誰才能掌控朝局,至少外朝沒有多少人再敢將他當作無知孩童。
戶部和工部接到天工院開會的通知時,都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絕對沒有天啟朝的敷衍。
戶部三巨頭是郭允厚、孫居相、李侍問,尚書侍郎一個蘿卜一個坑,是團結的戶部,精干的戶部,也是苦逼的戶部。
工部則是玩出花來了,大明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出現。工部尚書薛鳳翔,左侍郎劉廷元,左侍郎李邦華,右侍郎張九德,右侍郎李之藻。
薛鳳翔是老尚書,首輔力保的。張九德是首輔看好的要培養的薛鳳翔的接班人,但劉廷元才是大明體制下正二八經的尚書接班人,沒有交換,暫時趕不走,那就先留著。
至于李之藻,那是皇帝的政治任務,兼一個沒啥大不了的,叫進宮可以向皇帝表示他的吩咐下面如期完成了的。
文震孟文天官大約覺得工部三侍郎一左二右不平衡,很快操作起復了曾暗搓搓得罪過天啟帝的李邦華。具體干啥不知道,先來個工部左侍郎再說。
今天來參會,最尷尬的就是李邦華。
文震孟抱病連夜寫成的辭呈已經遞到通政司了,文家仆人一早就在收拾準備回家了。
李邦華作為被文天官起復的最后一位,不知道該去送還是不去送。好在今天工部有場重要的會議,自己完全可以因工作的原因缺席嘛,于是李侍郎主動要求工作了。
然后更尷尬,會議地點居然在皇宮,乾清宮天工院,這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了。
這八個人,只有李之藻參加過天工院的會議,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跟太監要了茶,老實的坐下來準備摸魚。
“不是說陛下要來嗎?坐著開會?”劉廷元碰了碰李之藻,謙虛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