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比唐躍還大!
聽到這里,小玉兒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哦~那這首偈語很有道理啊,那第二首偈語是什么意思啊?”她繼續問。
帥帥鴨笑了笑,一邊翻著小黃書一邊長篇大論道:
“這第二首偈語,就了不得了,相比于神秀,惠能雖然入門晚,但慧根確實要超出他太多,不可否認,神秀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是惠能一看就知道這哥們沒有明心見性了。
所以才會說: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啥意思呢?就是說神秀心里還是有妄想執著,還是有智巧分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生活就是修行和道場,但實際根本不存在修行與道場,外在的一切也不是什么大染缸,是你的心認為江湖,紅塵,人世間是大染缸,所以才有了干凈和臟染之分,有了高下,你我,好壞之別。
所以神秀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深層理論卻是不樂觀的,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帶著個人的立場去審視整個世間。
因為你說世界是大染缸,是因為你心里還執著于有一個純潔的境地,你心里還有二元對立,你還是用二元對立的認知方式來看這個世界。
那么惠能的意思就是,你認為的大染缸,其實不是大染缸,是你自心的分辨。所以神秀這哥們還是有你我之分,還是有黑白住相。
所以這一切的問題都是處在,神秀還是在認同自己的念頭。
而惠能已經不在把念頭當成念頭,而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所以惠能是知道念頭就是念頭,自己的覺知,自己的心本來就是清凈的,所以念頭是念頭,我自己清凈,干嘛打掃它?我不認同它啊!它自己玩去唄!自己覺得需不需要打掃都是念頭自己的事,他循環往復,物極必反。我如實覺知不和它爭論就好了。
所以玉姐你就可以理解為,當一個人認同自己的念頭,覺得自己的念頭是對的,所思所想這個時時刻刻評判分別的心是對的,人就會一念迷,就會入了坑,就會有了菩提樹,有了明鏡臺,有了大染缸,有了好與壞。
而實際是念頭只是念頭,是我們每個人的“業”,從人類出現時候就有了,它有它存在的必要,比如生活中分析思考創造,
這些都沒錯,錯在你把自己的本心丟失了。你的本心是覺知,是意識,是覺,而念頭是從它們里面生出來的。
而“覺知意識”這個你,一直以為這個生出來的念頭就是自己,所以迷了,所以有了妄想執著,所以佛陀說不能征得。”
一番逼逼賴賴下來,小玉兒徹底懵了,而舒舒服服看黃書的帥帥鴨則甩著二郎腿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