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老者如此一說,常炎彬和湯茗雪心中一“咯噔”。 眾人知道他要說出鑒定結論,都豎起耳朵聆聽。 “這方硯臺,顏色青黑而有金屬光澤,上鐫如意池頭,硯堂因使用年久而深陷,露出道道絲痕,銀光閃爍?!?br/> 老者一邊說,一邊指給眾人看。 “用手指輕撫,溫潤細膩,紋理清晰。以手指輕叩,玉德金聲,鏗鏘玲瓏,充滿古樸滄桑之感?!?br/> “這是典型的宋元之物,這樣的材質在當時也是歙硯名品?!?br/> “老先生,你是說這是宋元時期的歙硯名品?” “秦凡花200元撿漏了?” 蕭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連問道。 袁老同樣目瞪口呆,常炎彬和湯茗雪更是瞠目結舌。 “豈止是撿漏,簡直就是大漏!這方古硯臺,如果按照市場價,應該不低于這個數?!?br/> 老人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湯茗雪問。 見老人沒有收回手指。 “三萬?” 結果老人看了她一眼,眼睛中充滿了鄙夷,似乎說她沒有眼光。 “難道…難道是三十萬?”湯茗雪吞咽了一下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