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帝心堅定
也就是說,八股讀的再好,也只是舉人和貢士,要想在殿試上有所成就,成為大明最高學歷進士以上,非得同時精通這三門不可。
不過在江南,有三人聽到這個消息,卻都是大喜。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早提出經(jīng)世致用的人。
經(jīng)濟:經(jīng)國濟民;
這三位明末清初的大儒,一直都在這條路上奔走,雖然他們?nèi)四昙o尚輕。尚沒有后世的影響力,但卻人格和學說,卻基本已經(jīng)定型,他們對八股科舉的弊端,已經(jīng)了解的非常清楚,但他們卻沒有膽子,像當今隆武帝一樣,提出農(nóng)政和數(shù)學,用以和八股并駕齊驅(qū)。
“陛下圣明啊~~”
尤其黃宗羲。
陛下的遠見卓識,遠在他的想象之外。
因為家世師承的原因,三人雖然都不是進士,但卻都已經(jīng)名聲在外,他們?nèi)颂鰜碇С挚婆e新制,令很多人吃驚,也令很多人恨的咬牙。
三人不退卻,輪番上陣,一一和對方辯駁。
張家玉派人將論戰(zhàn)的全過程,全部記錄下來,連夜排版印刷,在南京城內(nèi)散發(fā),每日一篇,一篇賣三文錢,日日不斷。
……
這意味著很大一大批的年輕讀書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八股之短和八股之害,對科舉新制抱持歡迎。
一切的一切,都是華夏王朝在即將落后世界前的最后一絲榮光。
明成祖靖難之役,殺盡南京百官,誅滅方孝孺十族,這樣的惡名,明成祖都不怕,他隆武帝還怕背負更多的惡名嗎?
……
連番攻擊之下,周延儒終于是堅持不住,他再一次的上疏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