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棋高一著
李國禎被錦衣衛帶走時,太子朱慈烺剛離開皇宮不久,正進到皇宮之外的鎮虜廠。
領工部銜的宋應星、火器廠任職的薄鈺、兵仗局掌事太監褚憲章、洋和尚湯若望四人陪同太子。
朱慈烺笑,對這個洋和尚,他是越來越喜歡了。
首先,因為欽天監的放行,鎮虜廠的擴建得到了內廷的同意,現在正準備拆除圍墻,擴大面積;其次,在流經鎮虜廠的金水河之上,除了原有的一座水力鼓風機之外,又矗立起了一座高高的水力捶鍛機。這是宋應星和薄鈺兩人的功勞,經過半年多的試驗和摸索,加上蕭漢俊找來的能工巧匠,他們兩人共同制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架水力捶鍛機。
水力鼓風機在西漢時就被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但水力捶鍛機卻一直都沒有在中國歷史中出現。
而這一切,都隨著朱慈烺的穿越而改變。
朱慈烺不喜鎮虜廠的擴建,但喜水力捶鍛機的建成。
當著太子的面,水力捶鍛機進行了一些功能的展示。
薄鈺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且出身貧寒,得了太子的賞銀,激動的臉色漲紅,太子請他說兩句話,他結巴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句整話來。
朱慈烺也是笑,然后悄悄問薄鈺“望遠鏡”的研發制造情況。提到望遠鏡,薄鈺一下就來了精神,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口舌一下就變的伶俐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開始講。據他說,太子所要求的高清晰度的望遠鏡,他已經有了相當的突破,什么凸面鏡,凹面鏡,講了一大推。不需要多,再給他三個月時間,他就能制造出不輸“紅夷人”的望遠鏡。
原本,朱慈烺是想要把火器廠合并到鎮虜廠而來,不過看著高高的水力捶鍛機,他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那就是干脆把盔甲廠也合并到這里來。除了火藥廠比較危險,必須遠離皇城之外,其他制造兵器的工作,都可以搬到鎮虜廠來,不止是因為聚集到一處之后,保密工作也更容易做。更因為,水力捶鍛機之后,還會有水力鉆孔機、水力研磨機……槍管的制作也會事半功倍,而這一些都需要借助金水河的河水。
因為開封之戰歷時半年,曠日持久,朝廷全力支援,所有物資都優先供給河南,物資短缺之下,連鎮虜廠都被斷了餉,四個月的時間,只有一個月正常生產,其余三個月都處在停工中。即便在生產的一月中,鎮虜廠主要生產的也都是供由寧遠守軍使用的重型紅夷大炮,京營定制的鐵制的小型紅夷炮,一共只生產了十門。
和第一批的青銅小炮不同,第二批的鐵質小炮體形稍小一點,黝黑敦實,大約是因為有第一批制造的經驗,感覺技術精進了不少。
火炮之事安排完畢之后,朱慈烺和湯若望密談。
離京之前,朱慈烺給了湯若望一定的授權,準他和西班牙荷蘭兩國的使者先行接觸,或者是說作為中間人,了解兩國對他提出的條件的回應,兩國的回應有一定的誠意,他會才接見兩國使者。
“西班牙代表西梅多說,只要大明同意通商,和他們結盟對付荷蘭人,他們不但愿意提供西班牙的優良戰馬,而且火炮糧食戰艦,也會盡力提供,甚至可以派兵幫助大明打擊關外的野蠻人。”
“克魯士說,只要大明同意正式經商,開放口岸,荷蘭人愿意提供一艘大型三桅帆船,四艘小船給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