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陳星耀的處事態(tài)度
既然如此,那就得趕緊多干點實事。
由司農部莫大人提出的,全國實地考察農業(yè),因地制宜,改善農耕模式。
得到皇后娘娘的大力支持,從提議到給出章程,派官員去各州各地考察,統(tǒng)共三天就下達旨意。
百官都驚訝了,這要擱長安時代,各黨派先吵上一個月,皇帝再調和一個月,再因派誰去吵上一個月……
從提議到行動,最少要半年。而派外任的官吏,到了地方上干實事的少,多是借機用公差旅行,再寫個折子。
若無強硬的官員推行,當地的士族門閥一阻攔,這議案最后絕對是夭折。
但到了幽州這里,皇上的辦事速度他們見識過了,沒想到皇后娘娘的效率要求更高!
同時皇后還給欽差們另一個任務,那就是丈量全國土地。
凡是農耕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轉為商用。
另外派醫(yī)學院、女醫(yī)護、戶部官吏同行,舉辦全國人口調查,全民登記,重錄戶籍。
政令提前下達到各州,不論山民、流民、各族的百姓,都可趁此機會,重新入戶籍,不光免費,官府還發(fā)放入籍禮物。
這事沈冬素早就想辦了,現在時機正合適。
好像不管上位者提出什么政策,都有人反對。某些官員就是為了反對而存在的。
皇后娘娘才監(jiān)國,就開辦這么多項任務,這怎么行呢?
沈冬素當朝質問,為什么不行?本宮給的這幾項任務,是勞民還是傷財?
地方官吏跑跑腿的事,就連給百姓發(fā)的禮物,也是本宮的私庫所出。
你們只說反對,給出明確理由來!
她居高臨下地看著百官,看到一些老官員的白發(fā),不禁想到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