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帝后的精力是真充沛
皇后娘娘親自教他們曬鹽,看著成片成片白花花的鹽田,戶部官員心中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有了曬鹽法,大夏再也不缺鹽,低層百姓也吃得起鹽。憂的是,鹽稅這一重要稅收,要降了。
等從鹽田回來,還不算完,皇上又帶著權貴去北城外的牧場,視察春牧場。
以前的皇帝是帶著文武百官春獵,而咱們的皇帝是帶著干活,教他們種植苜蓿,隨水流遷徙,皇后娘娘甚至會給母羊接生。
幽州百姓之間流傳一句諺語,幽州無懶人,懶人無活路。
如今百官才明白,這句話不光適用于民間,也適用于朝堂。在幽州,想偷懶都難啊!
以前長安的官員春天做什么?賞花聽酒,再召名妓吟詩作賦,花樓聽曲。
幽州的春天做什么?城郊春耕,海邊曬鹽,牧場放牧,當然,很多農活不用官員自己本人上場干。
可是監工也很累啊!人人手頭上都分配了事務,皇上直接說,若連春耕之時還有人閑著,那就說明你的職位可以取謫了。
工部更是忙的飛起,除了還在建的皇宮、外城,還要修路修渠。
就這皇后娘娘還覺得他們在做無用功,嫌棄他們的工具太過原始,浪費人力。讓墨門幫他們改良工具。
然后皇后娘娘又要成立黃河治理專項組,讓工部出一批人,墨門出一批人。官員不理解,黃河已經幾年沒出事,好好的去治理什么?
沈冬素更無語,難道你們非得等到黃河出事,再派人治理嗎?防患于未然知道嗎?水患和瘟疫一樣,得提前預防。
本以為春播結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開啟權貴特有的社交季。
說起來貴女們都想哭,長安三、五天一場的花會、茶會。
在幽州一個月能開一場,都算好的了。
但不知為什么,明明幽州的律法這么嚴苛,也不似長安數百年京師累積的風流繁華。
但要真讓她們離開幽州,心中又覺得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