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哭窮信在長安引起的波動
更有趣的是,這件事傳遍長安之后,姜家作為商戶,卻站出來說,要支持凌王妃,支援幽州。
捐贈了大批糧食、鹽、糖等物資,皇上很快就給姜家發(fā)了個義商的牌匾。
一看這狀況,更多的商戶也來捐贈。而受過凌王妃恩情的,如北區(qū)的百姓,一聽王妃在邊關(guān)吃醋布。
都心疼不已,你家捐三斤米,我家捐半斤鹽,都提著東西到衙門說要捐給凌王妃。
若是別的官員,肯定把這些百姓打發(fā)了。但這衙門的衙役剛好是跟凌王妃干過活的,同時得到了好處。
都真誠接待這些百姓,一家家統(tǒng)計,還真湊齊了不少糧食和鹽、糖。
再則就是太醫(yī)院,竟然有幾個太醫(yī)主動說要去幽州做軍醫(yī),同時帶去了大量藥材。
太子狂怒又無語地看著因凌王妃一封信,而熱鬧起來的長安城。
只覺這長安城讓他感到陌生,怎么回事?難道大家不應(yīng)該嘲諷凌王妃哭窮嗎?
不應(yīng)該嘲笑凌王,干出這么丟臉的事嗎?
還有,可憐凌王是什么鬼?堂堂親王,被低賤如草的百姓可憐,這不是恥辱嗎?
太子還沒想明白,可不少老狐貍一眼就看明白了,凌王和凌王妃,極得民心??!
凌王妃這封直白的哭窮信,不光讓皇上看哭,還讓滿城百姓哭了。
這個村姑,還挺有手段!
姜氏在和姜宏商量,明面上捐給王妃的,就是姜家捐贈的。
但該給王妃分紅的物資,則走海上送到幽州,不能混為一談。
姜宏知道姐姐是怕姜家心大了,不敬凌王妃。
忙向姐姐解釋,父親也是這么打算的。并且給王妃的糧食,折算成分紅,是比市面還要低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