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明君和暴君
冬素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原主八歲時才第一次吃到豆腐,還是托二姨父的福,他去給人聽酒,拿瓦罐從酒宴上裝的剩菜。
豆腐和肉類是從不會有剩的,那幾塊豆腐是人家主家高興,特地加到他碗里的,他舍不得吃,裝回家給孩子們吃。
幾塊豆腐一群孩子分,原主就分到指甲蓋那么大一點,頭一回吃那雪白綿軟的豆腐,讓原主念念不忘許久。
能想像嗎?只是一塊水豆腐而已,但在低層農家,那是嬌客來了才會買的食材。
而原主作為家中最不受寵愛的女兒,便是逢年過節,豆腐這種食材也輪不到她吃。
可當你覺得光州底層老百姓很苦的時候,別的地方的人還會說,光州好歹是算是中原,餓死人的時候少。
而過了五嶺,那百姓就更苦了。對食物的態度是,毒不死人就能吃。毒性弱的想法子去了毒吃。
蛇、鼠、蟲這些東西,也是葷菜。
在這個人的平均壽命不到三十的時代,吃,就是百姓的最基礎要求。
而冬素的目標是,不光要讓百姓吃飽,還要吃好!
她相信,朝廷對于海商正式的律法下達,帶動全國航海熱,閩州和嶺南的港口一建。
以后跑最遠的地方就不是天竺了,世界任何地方我大夏海軍都能到達。
同時,只有經濟繁榮才能帶動工業革命,她已經為工業革命打好基礎,相信這一次海商律的沖擊之下。
工業革命必將全面掀起。蜀中和江南的大富商,買墨門的工具,比長安那邊積極多了。
當然,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徹底滅了倭國,將海上航道牢牢掌控住。
要說皇后的帶動之下,朝廷正式出臺海商律法,讓望眼欲穿、焦頭爛額的權貴和海商們,對皇后是感激不盡。
那接下來皇后娘娘做的一件事,則讓天下商人對其跪地膜拜。
那就是,皇后成立皇商會,凡是加入商會的商戶,遵守商律,響應國策,依法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