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明君和暴君
其實不止是商人,所有人都一樣,升米恩,斗米仇。
也不想想朝廷開放海禁才幾年,要不是皇后當年來幽州,全面支持海商,哪能有今天的局面。
你們再敢亂叫囂,朝廷再次一刀切,全面禁海,你們就哭吧!
冬素很清楚,單純海商是沒這個膽子的,就因為遷都之后,那些權貴、士族也加入航海之中,才會變成如今的局面。
相信有凌墨蕭這般嚴苛的政策下達,且傳出皇上對海商和銀行的態度極為憤怒,他們一定會求著朝廷趕緊出政策,趕緊改商律。
只要政策正式出臺,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做出朝令夕改的事,只是這一個月必定人心浮動。
果然,接下來的時間,每天多則十幾人,少則幾人,都是各家權貴求見皇后,同時奉上重禮。
一些商人和作坊主沒有資格給皇后送禮,便求權貴代送,大海商送得最足,成箱的寶石、珍珠,半人高的珊瑚樹。
大家很有默契地都送海外的寶貝,變著法提醒皇后,海外寶貝多,千萬勸著皇上,不能一刀切再次禁海啊!
凌墨蕭以皇后在孕中,不便見客為由,禮物留下,人是一個也沒見著。
大家又都往姜氏那里打探,發現姜家人個個垂頭喪氣,一副頭頂懸著朝廷的大刀的模樣,皆大驚不已。
皇后連姜家都不庇護,海商是真的要沒落了?
權貴們都急了,朝廷新的土改制,讓他們再也無法像之前一樣,從土地、礦山、園林等等產業上面積累財富。
若再禁了海商,只能走胡商一條路,再有就是往北疆郡發展,那日子得多苦啊!
有人提出聯名上奏,請陛下萬不可廢了海商律。
但沒人敢附和,陛下的脾氣可不像皇后那么好,陛下正在為打倭國的事操心,這個時候去觸他霉頭,會被發配嶺南種植甘蔗地。
還是得走皇后的路子,皇后娘娘重商重工,支持商貿小工坊,娘娘又是活財神,什么專利獎、科研獎,動不動就散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