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一國之母的風范
司農部改良種子,推廣高產農作物,因地制宜改進耕種和養殖模式,同時要控制好糧食價格,絕不能出現谷賤傷農的情況。
墨門工學院改良工、農工具,軍工院已經分割出去,由朝廷的工部接管,也就是由皇上直管。
而皇后則接管了做工具的民用工科學院,不過皇上臉皮厚,軍工不光花錢是個無底洞,還不能指望它賺錢。
全靠皇后的民用工科院養著,幸好現在航海業越來越繁華,光靠出售海船這一項,賺的錢就夠養軍工部。
最重要的是醫學院,農村的情況沈冬素太清楚了,在謝清芷、陳落雪這些貴女,看到流民區的情況面露詫異,覺得這里的百姓很臟時。
冬素的表情卻很尋常,她們若見識到真正的農村,一定會惡心的幾天吃不下飯。
隨便說幾樣,很多農村冬天是人蓄共居的,在農民牲口比孩子還要精貴,雞睡炕腳,小羊睡炕上,是很常見的事。
而人畜共居,就意味著,與寄生蟲、糞便等臟物同居一室。
農村大人小孩子,頭上都生虱子。
冬天都不用上茅房,孩子得屙了狗來吃,大人得直接屙到豬欄里……
完全沒有個人衛生這個概念,這也就導致了,瘟疫橫生,傳染病極多。
沈冬素心急擴大醫學院和女官的原因就是,她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動員全國各地開展個人衛生保衛戰,將瘟疫徹底扼殺在搖籃中。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她知道這事就跟打倭國一樣,不能心急。你現在連讓百姓吃飽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人家講衛生愛干凈?
沈冬素覺得這是自己的任務的原因是,這個時代的官員,都已經習慣了底層的狀況。
在他們看來,百姓沒餓死便是太平年,底層百姓本來就很苦,千百年來都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