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孕期記事
趕到八月初的時候,萬書閣已經招收到一百多位學生,這些學生可不是才啟蒙的孩童,有一半已經是童生,還有三個秀才。
不過三個秀才的年紀都不小了,他們來的目的是求學,也是想找差事。
龐先生對此很高興,別說三個,便是來三百個秀才,幽州也能給他們提供職位。
八月初的時候,墨門的工匠學院也正式掛牌,舉辦的儀式比萬書閣還要隆重。
對于底層百姓來說,比起讀書人的萬書閣,匠人的學院更受他們喜歡和期待。
畢竟一百個孩子,可能才有一個秀才,不,更多的時候,一千個孩子才有一個秀才是常態。
而學門養活自己的手藝,可比讀書容易多了。更何況工匠學院還有墨門的大師親自指導。
百姓更愿意讓女兒考進醫護學院,兒子進工匠學院,只有極聰慧的孩子,才會送到萬書閣求學。
故而工匠學院掛牌招生這天,半個城的百姓都來觀禮,一看招七到十四歲的孩子,學費雖然不便宜,但能拿工分抵一部份。
家里有適齡孩童的,都興奮極了。紛紛帶著戶籍證明,來給孩子報名。
那些外州城來打短工的百姓,在城外聽說了這件事,都羨慕不已。羨慕幽州人,孩子能有個好前程。
都向自己的管事打聽,外地人能不能給孩子報名?管事笑說目前還沒章程,不過以后肯定是可以的。
夸張地說著工匠學院和萬書閣有多大,容納數萬學子都沒問題。
又建議一些年輕夫妻,可以去流民辦登記一下攢工分,又不會強制你們改成幽州戶藉,但攢夠工分,若哪一日想送孩子來讀書,也容易些。
這也是沈冬素提出的‘搶人政策’之一,直接從附近各州城搶百姓,士族絕對會反對,把人都搶到幽州來了,他們的田誰耕?地誰種?
人口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財富。所以要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辦法,讓百姓自愿來幽州。
壓根不用搶,讓他們看到幽州人過的有多好,自己就會想來。
特別是對于有孩子的人家來說,給孩子拼一個好前程,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