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山匪的秘密
憑良心說,柳承易為官還是不錯的。
穩重踏實,一心為民,也頗有能耐才干。
若不是在肅州,而是在別的物阜民豐的州縣,柳承易定然能比現在更有一番作為。
眼下說什么都太晚了,還是先緊著眼前的要緊事吧。
肅州地方大,氣候差,土地貧瘠,當地百姓要想靠著雙手勞作填飽肚子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柳承易沒有放棄。
一番辛苦鉆研后,竟真的被他搗鼓出了好幾種提升產量的菜蔬與糧食作物,別的不說,最起碼種植下去能長出來,且收獲還不錯,老百姓拿來自家糊口,管一家老小的口糧也剛好夠。
肅州盛產石雕。
這里的礦石品質好,是別處都沒有的。
因地制宜,又誕生了不少手藝人。
肅州石雕美名遠揚,本來也是振興肅州當地的一樣好營生,誰知偏偏又遇上了匪亂。
柳承易嘆了一聲,娓娓道來。
“就在最后一次安排車隊出城,這一趟統共活著回來了三個人……至于車馬攜帶的那些石雕更是一樣沒有,被搶的搶,毀的毀……”
說起這個,柳承易就像是硬生生老了十來歲,整個人都滄桑了不少。
慧娘接過話茬:“萬幸的是,那會子匪亂已起,我瞧著不對勁,就勸說他們別帶上經年的老師傅,只管挑身強體壯的隨行也穩妥些。哎……早知是這樣,就不該貪這一趟。”
慧娘的話有些語無倫次,里頭的意思來來回回轉了好幾次。
丹娘卻聽明白了。
慧娘這是痛惜那些失去性命的人,同時也慶幸,掌握石雕技藝的老師傅還在……大約是情緒復雜,一說出口就成這樣了。
他們夫妻二人對視一眼,又各自挪開視線。
飯桌上的氣氛沉甸甸的。
丹娘吃了個半飽,道:“我這一趟過來也是為了這事兒來的,匪亂起了,自然要擺平,圣上也是這個意思。”
兩國貿易商線正是賺錢的好時候,無論充裕國庫還是滋養民生,這都有利無害,老皇帝不可能放過這么好的進項。
況且,若是因為匪亂就放棄,那大雍的國力豈不成了一樁笑話?
柳承易追問:“圣上是怎么想的,打算如何擺平?”
“是要駐軍么?”慧娘眼睛一亮。
“駐軍是肯定的,但不是現在。”丹娘輕描淡寫。
眼下幾路大軍還有別的安排,牽一發而動全身,自然不能讓外人知曉這些。
柳承易琢磨出對方的畫外音了,又換了個角度:“這要是擺平……怕是要費上很大一番力氣。”
“姐夫這話怎么說?”
“你們有所不知,這些匪亂當中并非全是山匪,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老百姓,被逼的沒法子才加入的。他們原是沿邊州縣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逃進了附近的山坳或密林中求生,可這沿線是個什么光景,你一路過來也瞧見了,也不必我多費口舌。”
柳承易頓了頓,又嘆息道,“本就是可憐人,加上也沒有個糊口的營生,被山匪逼得沒法子,只能出來搶。恰巧,商線啟動,來往車馬頻繁,其中不乏那些貨物充足、銀糧豐厚的車隊,這一搶……生活不就有著落了?”
丹娘聽明白了。
山匪是山匪,流民是流民。
簡單點的一把抓,統統砍了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