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鍋的鯨油熬制出來。 很快大家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沒有足夠的水桶裝油。 水兵們不在乎,拿出自己的洗臉盆和洗腳盆,可還是遠遠不夠。 本著絕對不浪費的原則。 水兵們開始四處去借桶。 好在寧波人對于備倭衛,是心存感激的。 這一場災殃能夠熬過來,全靠備倭衛的大黃魚,是人都明白,這大黃魚即便賣十文二十文,也依舊不愁銷量,卻依舊以十文相售,自是存著救人之人。 許多人因此而活下來。 人都有一種樸質的觀念,你救了我,便是于我有恩,這恩情或許我還不了,可要借桶,卻是小意思。 許多人風風火火的將自己家的腳盆、臉盆、浴盆以及水桶搬來,這沙灘上,無數的盆子堆砌如山。 一鍋鍋油,足有近十萬斤,在燒熱冷卻之后,放入了盆里,便漸漸開始凝固起來。 唐寅照著恩師的方法,取了幾勺油,插上了燈芯,隨即命人取了火折子點著。 溫艷生還舍不得走,他這輩子,自從這備倭衛來了,也算是越來越見多識廣了。 原以為,這油是吃的。 還忍不住流了點涎水,結果看唐寅用其做蠟,心底不由失望,將涎水吞了回去,別糟踐了。 那燈芯燃起,發出亮光。 光亮比尋常的燭火,要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