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都幫著想好了!
“又不用你天天去港監局上班,朱主任幫我打聽過,一個月參加兩次引航就夠了。再說你的那些證跟我們的證不一樣,你的那些證從東海轉過來需要找一個單位掛靠,在濱江只能掛靠在港務局。”
船員必須有單位,并且必須是航運企業。
個人是申辦不到船員證的,更別說其它證書了。
韓渝猛然反應過來,正不知道說什么好,徐三野又笑道:“從助理引航員到三級引航員只需要一年,也就是說你過幾天去港監局參加考試,明年這個時候就是三級引航員了!”
張蘭雖然不是學航運的,但早在上學時就學過引航員有多么了不起的課文,好奇地問:“那從三級引航員到二級引航員要幾年?”
“三年。”
“二級到一級呢?”
“也是三年,其實三級就是引航員,就可以獨立引航。每個月抽出五六天時間,參加引航,好好向人家學習,拿個引航員的證多好啊。”
徐三野點上支煙,接著道:“再就是市里,我說得是陵海,不是濱江。市里正在搞國際勞務輸出,不但送瓦工、木工、電工、縫紉工等技術工人去外國賺錢,也在組織海員培訓,給大城市的船務公司輸送外派海員。
陳書記知道你是海輪的大副,去過很多國家,可以說是我們陵海最有資歷的高級海員,專門找過楊局,想請你有時間去電大講講課。主要是教教那些正在培訓的海員,上船之后要注意什么,出國之后又要注意些什么。”
韓渝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將信將疑地問:“市里對海員培訓這么重視啊!”
“人家出國是幫市里創匯的,再說培訓也要收學費。”
生怕徒弟不當回事,徐三野又強調道:“在陵海他們是正在接受培訓的水手,但他們走出國門就是我們的同胞。他們中很多人甚至連海輪都沒見過,更別說出海出國了。
于公,我們作為公安干警,作為陵海的干部,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出國培訓,這也是局黨委交給你的任務;于私,他們都是我們的老鄉,都是我們的同胞,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就應該去做。”
東海航運技校培養一個水手要三年,兩年在學校學習,一年上客輪或貨輪實習。
陵海的步子邁得很大,培訓幾個月就要送人家上船,甚至打算把人家外派去遠洋貨輪。
韓渝意識到應該去講講,但想想還是低聲問:“我又要去學引航,又要去電大給正在培訓的海員講課,水警四中隊那邊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