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康麻子,要反清!康麻子,煩著呢!(求訂閱,求月票)
當路易大帝和教宗烏爾班九世派出的使團萬里迢迢抵達印度的時候,已經(jīng)在印度西北當了十多年大帝的康麻子正煩著呢!
而讓他感到煩惱的原因,倒不是西班牙帝國的皇帝利奧波德被朱和墭支持的阿茲特克人給做掉了——在康熙看來這事兒純屬活該,讓朱大魔王盯上了你還不快點跑?不跑還能有好下場?早點跑去那個古巴島不就結(jié)了?
沒事兒整什么天子守國門啊?搞這個路數(shù)太容易把自己折進去了!
反正康麻子自己離大明朝遠遠的,而且他的實力也比那個利奧波德實在,在印度西北的統(tǒng)治也比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統(tǒng)治更牢靠——他的“五八旗”體制加上錫克綠營兵還有天方教和婆羅門科舉制,算是把方方面面的利益都照顧到了!
當然了,印度底層當牛做馬的權(quán)利、燒寡婦的權(quán)利,還有活活餓死的權(quán)利,也都得到了康麻子大帝的保護——并不是他不關心底層的各種賤民,而是這些人從精神到肉體,全都在上層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的牢牢掌握之中!在他看來,無論誰統(tǒng)治印度,都很難繞開把持基層社會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直接管到下面的各種賤民,而且下面的各種賤民也不愿意讓別人對他們好點,就愿意給婆羅門、剎帝利欺負。
既然他們自己都不在乎自己了,康麻子還操那份閑心干嘛?
所以最簡單,也是最高效的統(tǒng)治印度的方法就是先趕走原來的頂層取而代之,然后安撫好中上、中下兩層,平衡好天方教、印度教、錫克教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將其中一部分可用合作的精英吸納進統(tǒng)治集團,同時再扮演好一個最高仲裁者的角色。
考慮到印度的天方教、印度教、錫克教已經(jīng)互相斗爭了許多年,三教之間累積了很深的矛盾,所以信仰天方教的外來戶如果沒有壓倒性的武力,已經(jīng)很難在印度以較低的成本建立統(tǒng)治了。而康熙汗這個見神就拜的“泛信者”,實在是太適合在印度混了。
甭管什么教的老爺,都知道以康麻子為首的這伙“泛信者”是不會幫著那些“對頭教派”來對付自己的,他們都是不偏不倚,公正中立的!
另外,由于之前的奧朗則布對底下人壓榨得太狠,全國的歲入一度高達三億銀盧比,相當于一億兩白銀!這可是17世紀的白銀啊!
而且由于印度一直以來都實行“柴明達”制,也就是包稅人制,所以印度朝廷收多少和印度賤民交多少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不管印度朝廷收多少,下面的包稅人一準會按照最高標準從賤民手里收取租稅。賤民嘛,餓不死就行了!
因此奧朗則布的高稅收實際上就是從包稅人“柴明達”們的口袋里往外挖銀子,實在是太遭人恨了。
而康麻子大帝來了后,就給下面的“柴明達”們減了兩到三成的稅,再加上他也不存著一統(tǒng)印度的雄心,而且他的軍隊剛剛從中亞過來,對內(nèi)外四方各路勢力的震懾力都足足的。所以在康麻子的統(tǒng)治下,印度西北的社會那是相當之安定,已經(jīng)有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再加上大蒙古帝國和西洋各國的關系都不錯,又實現(xiàn)了白糖的印度制造,國際貿(mào)易搞得風生水起,出口稅、進口稅又收了一大堆。日子那是過得相當舒坦!
但是舒坦日子并不等于沒有煩惱。就在這兩年,康麻子就遇上了兩個意想不到的大煩惱!
康麻子的第一大煩惱居然是......要反清!
不是有誰要反清復明,而是康麻子自己要反清......當然,他是只反清,不復明。他反清的原因,是要保衛(wèi)大蒙古。而促使他把反清和保衛(wèi)大蒙古等同起來的,則是一個名為“青幫”的秘密組織!
這個組織是這幾年才出現(xiàn)的,一開始只是出現(xiàn)在西清的地盤上。根據(jù)粘桿處的密偵,這個組織很有可能是一些“激進”的儒宗弟子創(chuàng)立的,以恢復大清為目標,因此才取名為“青幫”。因為康熙心里面對大清朝也是極其懷念的,所以“青幫”剛出現(xiàn)的時候,他并沒有馬上下令打擊。
可是他這一不留神,青幫就在西清國內(nèi)和大蒙古的北京開天府還有哈薩克草原的科爾沁蒙古各部當中,如野火燎原一般迅猛發(fā)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