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千古名言!許清宵為萬古妖孽!吏部上下的恐慌!
“好!好一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此言乃是千古名言啊,許清宵,萬古之大才,萬古之大才啊!”
陳正儒第一時間驚嘆,別看許清宵這簡簡單單十四個字,但這句話的意義,卻無窮之大,因為這句話通俗易懂,又蘊含無窮大道理,即便是孩童也能知曉,極其適合教育這天下百姓。
很多時候,文學并不是他不好,而是學習程度極難,就好比朱圣著書,天下人都知道這是好東西,可天下百姓有幾個能看懂?
唯有讀書人才能看懂,而讀書人看懂之后,會去教書育人,會去教化百姓。
可這個教化多漫長?這個教化又有多辛苦?
可能你跟一個農夫說了三天三夜,他回過頭一覺醒來什么都忘記了。
但這句話不一樣,既有警世之用,又包含了無數道理在其中,用一句話概括一切。
哪怕是再沒有文化的百姓,也懂得這句話的含義,他們也可以教育自己的兒女。
這才是文字的作用,教化萬民,一句警言,卻能做到無數大儒都做不到的程度。
陳正儒頓時明白此話的含義,所以他才忍不住叫好。
“陛下,陛下,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你看天穹之上,祥瑞無限啊。”
“大魏國運回來了,回來了。”
兵部尚書周嚴則無比激動地喊道,他指著天穹那一朵朵玄黃之云,大贊祥瑞。
不止是他,整個京都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幕。
百姓們感慨,露出喜色,讀書人們驚嘆,且有敬佩許清宵之才華。
十四個字啊。
十四個字便能引來天地異象,便能增加大魏之國運,這許清宵當真是萬古之大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