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
楊善這話可不是胡說,大明對遠來之客,足夠的寬容了,但是換來的是什么?
宣德十年,倭國比睿山根本中堂被焚,大明在倭國行商的商賈,卻因為所謂的商賈散播謠言,足利義教殺掉了大明數名商賈。
倭國的室町幕府,還在京都仿照大明設立的鈔關,對大明商賈征科收稅,這些事,朝中除了他鴻臚寺誰有知道呢?
很少有人關心。
楊善幾近憤怒的說道:“日本國王、幕府將軍足利義教為自己一己私利,無端扣押我大明漁夫、商舶、商賈數十人,這是為何?”
“倭寇,夷狄也,畏威而不懷德!”
“他們怎么不在永樂年間這么做呢?!他們敢嗎?不就是因為大明沒了水師嗎!”
此話一出,朝中群臣皆默默不語,這事其實大家都清楚。
大明的寬仁并沒有換來什么好的回報,反而是因為大明水師的沒落,導致大明的商賈沒了武力依仗,反而是無法行商。
這件事就很迷幻。費亦應,也持有類似的觀點。
正統三年毀掉了大明官營的無敵艦隊,是無數人合力。
覺得大明皇帝這片天,在他們頭上壓得喘不過氣來。
宣德年間是夏元吉一直反對海貿,但是宣德皇帝朱瞻基還是繼續南下西洋。
宣德皇帝病逝以后,明英宗繼位主少國疑,三楊輔政,終于迎來了禁海的契機,最后搗毀了所有大明的官營海舶,銷毀了那些他們恨的咬牙切齒的寶船。
結果呢?
失去了大明的無敵艦隊之后,生意反而愈加的難做,永樂、宣德年間,那些非常有禮貌、十分恭敬的番人,立刻開始翻臉不認人了。
為什么永樂年間不敢?
因為永樂年間這么做,大明皇帝會派出艦隊,攻破他們的王宮,殺掉他們的護衛,把他們押送到京師,砍掉他們的腦袋,告訴他們這么做的后果,多么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