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陸子才和欣克敬又互相看了一眼,才知道陛下到底想要知道什么。
前宋的時候有個大宋提刑官名為宋慈,就極擅長法醫鑒定,一本《洗冤集錄》算是開了歷史之先河。
這在理學家們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的行徑!
陸子才出列說道:“陛下,臣需要一個畫師。”
朱祁鈺一聽,這要求很合理,立刻說道:“好說,順天府丞夏衡,你們順天府的仵作借調一班給陸院判。”
這**細都要被凌遲了,連大明律的正刑都沒有資格享受,他們哪有什么死者為大的忌諱呢?
順天府尹夏衡出列俯首說道:“臣領旨。”
這朝議算是結束了。
農莊法到底要不要做,該怎么做,是小范圍試點,還是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全部推廣,都要在這廷議之上解決。
其實很簡單,農莊法是軍屯法的一種繼承和延續。
“瓦剌人虎視眈眈,臣在巡查路上,就不止一次遇到了瓦剌人的斥候游弋,若是無法恢復山外九州軍屯,瓦剌人開春之后,必然趁勢而下。”
朝臣皆以為于謙在借機攬權的時候,瓦剌人破了紫荊關長驅直入,直逼京師城下。
的確是賊心不死,若是賊心已死,那太上皇早就回京了。
胡濙當年還幫朱棣尋訪過建文帝,作為永樂年間以來的禮部尚書,他始終奉行:誰在龍椅上,他就支持誰。
默認有的時候也是支持。
玄武門之變,尉遲恭進宮持械于李淵之前。
于謙眼神中兇光乍現,厲聲說道:“因為一些縉紳們面臨兵禍之時,他們逃了!既然逃了,他們的地,他們的特權理當收回。”
縉紳,可不僅僅是有地的地主。他們是各級官吏、致仕官、封贈官、捐納官以及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