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打基礎
回到國資辦,張起航特意去了趟林海洋的辦公室。
“今天上午的考察怎么樣?”林海洋笑瞇瞇的向張起航問道:“有什么想法?”
張起航一臉的感慨:“咱們省的電子信息產業(yè)挺發(fā)達的,尤其是浪潮集團,給了我不小的震撼,我覺得自己以前有點坐井觀天了,接下來這段時間,我準備去咱們省內那些比較知名的大型電子企業(yè)看看、學習一下。”
“呵呵……你能這么想就對了,”對于張起航態(tài)度的轉變,陳海洋很高興,提點道:“你不能只將目光放在你們華騰工業(yè)集團身上,這樣就太浪費你的本事了,你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多站在全省、全國乃至行業(yè)的高度來看問題。”
張起航連忙點頭應道:“您批評的太對了,在過去,我在這一點上做的確實是不夠好。”
“沒關系,你還年輕,現(xiàn)在意識到這一點也一點都不晚,”陳海洋笑瞇瞇的問道:“除了你剛剛說的這些之外,你覺得咱們省在電子工業(yè)方面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個……”張起航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沒有了……”
看著張起航言不由衷的樣子,陳海洋頓時眉頭一皺:“你小子,不誠實!領導讓你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可不是讓你當老好人……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你就直接說!”
自己的頭兒都這么說了,張起航還能說什么?他抿了抿嘴,說道:“咱們省的電子產業(yè)和信息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挺好的,要說我認為有什么問題的話,大致就是兩點,一點是在EDA這方面比較薄弱,另一方面就是在芯片這一方面比較薄弱。”
作為省國資辦的一把手,陳海洋對于EDA和芯片自然不陌生,聽張起航提到了這個問題,他的眉頭也不禁皺了起來,緩緩的說道:“EDA和芯片的問題不僅僅是咱們省的短板,同時也是咱們國家的短板……”
“正因為這是咱們整個國家的短板,我才認為咱們應該抓起來,”都說到這兒了,張起航也就不隱瞞只的想法:“主任,您是知道的,我們華騰工業(yè)幾天可以生產一輛車上的絕大部分核心電子設備,像是ECU、TCU、ABS系統(tǒng)和ESP系統(tǒng)的主控電腦這些東西,我們華騰工業(yè)集團全都能夠自己設計和生產。
但這只是表面上的說法,在設計上,我們要使用外國公司的EDA軟件,在生產上,要采購外國的芯片,甚至于我們都沒有自己的電路板生產工廠,所有的電路板都是委托南方的電子企業(yè)代工的,可以說我們集團就是完成了一個設計工作。”
聽到張起航這話,陳海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思考了片刻之后緩緩的說道:“大家分工明確,EDA軟件開發(fā)公司給你們提供相應的EDA軟件,你們設計好了電路之后從國外采購回來芯片,然后交給電子代工企業(yè)進行代工,最后生產出來這些東西,國際間就是自然而然的行程分工合作的模式的,你這么做,沒有必要吧?”
陳海洋的這個想法,也算是代表了這個時代一部分、或者說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從事經濟工作的領導干部的想法,大家的想法都還比較單純,不知道國外那些企業(yè)的險惡之處,心里還懷著“你手里有我需要的東西,我去買,你就賣,你賺取合理的利潤,這樣咱們大家不就都賺到錢了么?”這種極度想當然的想法,卻不知道人家壓根就沒想著去賺取“合理范圍之內的”利潤,而是琢磨著如何將你一口吞下去。
張起航自然不會傻到去反駁陳海洋的觀點,他點頭道:“如果是正常的商業(yè)模式,咱們確實是沒有必要什么都自己做,但其中有個不小的隱患。”
“什么隱患?”
“這個隱患就是:我們是抱著極大的合作誠意來跟對方合作的,想著大家都賺取合理的利潤,然后一起將整個行業(yè)的上下游發(fā)展起來,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但那些控制了行業(yè)上游的企業(yè)未必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