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面對包袱,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
眾人聞言,不由的張大了嘴。
所謂的“效益不好”其實只是委婉的說法,這些所謂“效益不好”的單位,實際上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有些單位已經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就跟張啟航剛剛重生回來時候的地區工業局空壓機廠的情況差不多,全靠政府的財政撥款或者政府要求銀行提供的銀行貸款才能夠勉強維持——現在,已經馬上就要1994年了,央企面臨的情況還好一些,那些地方性的國企,虧損、嚴重虧損、停產或者半停產的,真的是一大批一大批。
政府財政上的資金不夠,那就只能打銀行的主意,而銀行也不是傻子,真到了必要的時候一句“上級命令,不許再借出資金,誰借出去的誰就滾蛋”,就能讓地方政府傻眼——借錢是一回事,可借錢借到需要對方付出帽子的代價的時候,還堅持借錢,那就是往死里得罪人了。
以輕騎摩托車為例,在1993年的當下,輕騎摩托車的年產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是國內摩托車行業當仁不讓的龍頭老大,面對舜耕市大面積的國企倒閉潮,舜耕市的領導解決問題的辦法極其的簡單粗暴:一起打包塞給輕騎,反正輕騎有錢嘛!
雖然這些被打包塞給輕騎摩托集團的地方企業近乎白送,政府壓根就不要錢,但問題是這么多家企業的領導層你的安置吧?這么多工人你得給他們吃飯吧?
而現在,瑯琊地區的領導們也面臨著和舜耕市差不多的麻煩,有大批困難的國有企業亟需解決員工的吃飯問題。
“沒錯,”張啟航點點頭:“大家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長的,對于地區里那些企業的情況,大家不說知道的多么清楚,但也知道個八九不離十,對吧?”
確實,整個瑯琊地區就這么大,企業就這么些,都是大家的親戚、同事、同學以及七拐八拐的關系,就算不知道這些遇到了困難的企業的詳細情況,但大致的情況還是知道的:哪家企業有半年發不出工資了、哪家企業只能基本公司、哪家企業是什么情況……根本瞞不住人。
眾人無言以對。
面對這個對自己有提拔和知遇之恩的老領導,張啟航能怎么辦?
拒絕?
到時候,即便是大家不說,但大家也會默契的與張啟航保持距離:連對他有提拔和知遇之恩的人都是這么一個態度,這小子是個薄情寡義的人啊,那我還是不要跟他打交道了,免得老子一腔心血喂了狗……
潛規則這個東西,在很多時候比“明”規則的殺傷力還要大!
主動出擊?
聽到張啟航這話,大家的眼睛猛然亮了:原來是這么回事!
如果是這樣,大家就只能高高的豎起大拇指,佩服的五體投地:高!張總不愧是張總!辦法就是高明!我怎么就沒想到這個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