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
“我跟娘卻是可以回襄陽小住一段時間……”朱多金窺著父親朱沆的臉色,小聲嘀咕道。
“離開襄陽也有好些年了,遷都時就短短住了兩個月,一晃三四年過去了,也該回去看一眼了。”榮樂郡主意有所指的附和說道。
“就怕爹爹身邊離不開娘照顧……”朱多金說道。
“他這老家伙有什么需要我照顧的,我看他巴不得我去襄陽,他好出去花天酒地!”榮樂郡主不忿說道。
“……”朱沆不想聽老妻、長女站亭子里一唱一和的擠兌自己,將棋子扔棋盤上,頭也不回的走出小亭,往偏院走去。
“你看看,你爹到潭州后,脾氣可是一天天見漲了,稍有不順心的事就使臉色給我們看,可越來越有封疆大吏的架勢了;好像是我們這輩子欠他似的。”榮樂郡主氣鼓鼓的說道。
朱桐笑了笑,跟著他父親朱沆身后,往偏院追過去。
見朱桐從后面追過來,朱沆說道:“你娘、你姐姐樂意去襄陽張羅,你且領她們過去就是了,我還能將她們綁在潭州?”
“父親以靖平天下為志,此時盛世將開,父親為何又郁郁寡歡?”朱桐問道。
“真能如此輕易就迎來盛世嗎?”
朱沆還有頗有疑問的輕輕嘆了一口氣,拍廡廊圍欄,示意朱桐坐下來陪他說說話,問道,
“收復河洛、鄭汴已經有兩年多了,司空府打算何時收復齊魯,又何時殺入關陜、河東,拯倒懸之萬民?齊王長大成人之后,又如何處之?此外,新政在京襄、河淮等地鋪開,乃是這些地方皆殘,而京襄這些年又有數萬老卒退役還歸地方。不過新政想行之荊湖、江淮,就非易事,而天下終有靖平之日,等到武偃文修之時,司空府又以何法治天下?”
“這些可都是司空府的絕密消息,爹爹可真想聽?爹爹,你可想清楚了,這張網鉆進去,可就沒有脫身的機會了啊?”朱桐開玩笑道。
朱沆也沒有心情跟朱桐斗氣,形勢已是如此,他更關心往后局勢能否更平穩的過渡,不出什么動蕩。
朱桐說道:
“北伐之事,司空府一直都沒有放松籌措,但選鋒軍的擴編、龍武軍的整編都需要時間,因此停頓了兩三年,但此時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也許入秋后就會發動,不一定要等大婚過后……”
“……而齊王長大成人,應該可以效仿西燕郡國——徐懷志也不會僅限于收復河東、關陜、河北等地就收兵甲歸庫、放馬歸山。目前已經進入司空府的視野之內,除了色莫崗、木雅熱崗等吐蕃東部地區以及云燕十六州外,還有河西、河湟、漠南、遼東以及大理等地,這也是司空府近年更積極擴編騎兵的關鍵。更遠一些的,有高麗、扶桑、安南、蒲甘及西域諸邦,將來也不會不考慮,但這些地域遠僻難馴,即便勉強征服,也難以直接馴化經制,還需要以世襲藩國治之,到時候不愁沒有齊王的安身之所。至于新政延續之難點,司空府諸公也有疑慮,但徐懷說,人力有時盡、物力有時窮,這話并非亙古不變之理。魏晉時一畝十斛,就謂之良田,然今時在荊北稻麥連作,年收四百斤以上才算得上良田,年收五百斤以上的水田也早非孤例。這便是物力之發展,只是千百年來耕種之增長緩慢,因此感受不深。不過,此值大爭之世,物力之發展也日新月益。天宣年磁州都作院征募役夫三萬余眾,年冶鐵料二百萬斤,便稱天下之最,而今日云陽鐵場,開礦冶鐵募工也僅有三萬余眾,但年冶鐵料一萬五千萬斤,是磁州都作院七十余倍,是何其之盛也?然而這也非司空府孤例,又比如今時泌陽工造院募工三萬余眾,紡紗織布可當三十萬眷力,又是外人所能想象?然而這一切,徐懷說只是物力飛速發展之始。司空府之所以要解除宗法對鄉野之治理,也是為物力發展解開枷鎖。不過,江淮荊湖等地,這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司空府不會謀求一蹴而就。雖說在徐懷眼里,這一切才是開始,但已足以橫掃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