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
因此他在襄陽期間,也主要在鹿門山接見朝堂官員。
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官員迫切求見時,不合時宜的提及進軍關陜、河東、河北以及還都汴梁等事。
徐懷沒有閑工夫理會這些訴求,他寧可參與新編選鋒軍第三鎮騎兵的操練,或者多做幾道代數題,主要還是史軫、韓圭、劉師望等人耐著性子,跟襄陽官員接觸,解釋司空府的軍事部署。
除了司空府內部的算計外,客觀上年前收復河洛、鄭汴及徐宿等地,并沒能真正重創到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戰果跟潁州會戰不是一個量級。
目前河洛以西之潼關,北面的平陸、垣曲,都有曹師雄、孟平等敵將率精銳兵馬駐守;這三地作為殺入鄭陜、河東的要沖,都是易守難關之險地,沒那么容易能強攻下來。
而河淮中東部地區,一方面是鎮南宗王府的精銳兵馬據太行山南麓的關隘,在孟、懷等黃河中游北岸諸州經營防線,一方面是平燕宗王府還有近二十萬兵馬盤踞原京東西路北部濮州、鄆州、單州三州以及京東東路中北部地區。
此時的司空府看似直轄十五萬精銳戰兵,但在潁州大捷之前,司空府同樣執掌十五萬精銳,卻僅需駐守汝蔡以及淮河中游地區,除了有山河之險可恃,接敵面也要窄得多。
現在收復河洛、鄭汴等上百個州縣,首先是地理形勢上開始失去倚險而守的優勢,戰防線也一再拉長,精銳兵馬也就不怎么夠用了。
目前以王憲所部轄四萬戰兵,外加兩萬諸州府輪戍兵馬及三萬守兵,駐守河洛,主要是鞏固洛陽、陜州的形勢,所防御對峙的潼關、平陸、垣曲之敵,分別隸屬于靜憚宗王府的關中兵馬都總管府及鎮南宗王府的河中府兵馬都總管府,總兵力比河洛駐軍只高不低。
唐盤所部轄四萬戰兵,外加兩萬諸州府輪戍兵馬及三萬守兵,駐守鄭汴許陳四州,所防御對峙的孟懷之敵,隸屬于鎮南宗王府的高平府兵馬都總管府,同樣兵多將廣。
楊祁業所部駐守潁、亳二州,鄧珪所部將防線推進到宋、宿、徐州三州,總計轄有五萬戰兵,一萬諸州府輪戍兵馬、四萬守兵,但所面對的是盤踞濮、鄆、單三州及整個京東東路中北部地區的平燕宗王府主力,兵力上更是處于大劣勢。
就算將韓時良所部三萬兵馬算上,面對平燕宗王府在黃河下游兩岸所轄二十余萬兵馬,也難說勝算。
在汴梁外圍的軍事安全都還遠遠沒辦法得到保證,還都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史軫、韓圭、劉師望等人跟隨徐懷在襄陽這些日子,耐著性子與那些希望還都的官員擺事實、講道理,也不忘暗示司空府對此時據守淮東的韓時良,還是心存顧忌的。
司空府直轄十數萬精銳兵馬或許在中路有進一步獲得突破的機會,但多少有所擔心韓時良所守的東線會出什么岔子。
那樣就可能會令整個河淮的局勢再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層顧慮沒有消除之前,司空府怎么敢再從河洛、鄭汴等貿然出兵,長驅直入殺入關陜、殺過黃河去呢?
單純就戰事的先后次序安排來說,也應該是京南行營、壽濠行營與韓時良所部收復黃河下游南岸的京東西路北部地區以及京東東路中北部地區(今山東省)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