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
見孟儉還想再勸,曹師雄瞪眼看去,叫他閉嘴。
他這些年與京襄(楚山)打交道,雖說他此時搞不清楚伊水之中的南朝戰船從何而來,但京襄用兵之縝密,可以說是他平生未見,京襄怎么可能僅僅派一支孤軍殺入洛陽腹心,而沒有其他部署?
曹師雄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京襄一定會使許州、陳州等地的駐兵全力北上,令他們在鄭州、汴州的主力兵馬難以脫身增援洛陽。
鎮南王兀魯烈會冒著鄭汴防線全面崩潰、兵馬不能及時渡河北撤的危險,調派四五萬兵馬經虎牢關西進增援洛陽嗎?
七八天后,京襄少說能將兩三萬精銳經伊水投送到偃師、洛陽與伊闕之間——鎮南王無法從鄭汴抽調大規模的援兵西進,少了只是送菜,那最終的選擇會是什么?
是不是壯士斷腕,下令他們放棄掉伊闕等地無法回撤的守軍,直接渡河北撤,才是最正確果斷的選擇?
然而別人能放棄曹成,他卻沒有辦法丟下自己的親侄子不救。
曹家二代就剩下曹成這最后一根獨苗了啊。
曹師雄覺得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南兵在岐風寨北面立足未穩,投送過來的兵馬不可能太多,他與伊闕守軍南北夾攻,極有機會打通伊闕守軍北撤洛陽或偃師的通道……
而且只要他親自統兵南下,大谷、轅轅兩關的駐軍才有可能穩住陣腳。
要是他留在偃師不動,看似為了確保汴鄭援軍西進的通道不被切斷,但大谷、轘轅兩關的駐軍會怎么想?
他們會不會認為被拋棄了,從而驚慌失措、棄關北逃,到時候南兵主力是不是就可以大肆從這兩個關隘北進,殺到偃師與洛陽之間,而不費吹灰之力?
要知道從岐風寨往東北行二十里,便是偃師城以南三十里處一座名為丁家源的塢堡,那里不僅是從伊水右岸北上偃師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大谷、轘轅兩關駐軍回撤洛陽的必經之路。
現在這個情況,曹師雄也實在無法保證大谷、轘轅兩關上萬駐軍人心還能夠不驚慌失措。
曹師雄就算想觀望形勢,也要盡可能多的集結兵馬,進駐到丁家源寨觀望形勢。一旦丁家源寨被南朝突襲兵馬拿下,只會令洛陽腹地的形勢更加岌岌可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