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軟肋
此時徐懷以司空府執掌南朝軍政大權,早就如此良苦用心,在淮川集結二十萬作戰人馬,又豈是難以想象、多艱難的事情?
仲長卿估算在扣除掉突襲汝陰的兵馬后,徐懷極可能會親自統領二十萬守戰兵馬從涌金河沿岸營壘出發,徑直往焦陂—泉河殺來。
而從涌金河沿岸營壘,到焦陂-泉河營區最南側的營壘,直線距離都不到四十里地。
相比較而言,平燕宗王府集結于潁上-鹿溝一帶的援軍,想要趕到焦陂-泉河最東側的營壘增援,卻至少要徙行八十里雪地。
見岳海樓始終沉默著不作聲,仲長卿也不再畏首畏尾,提筆醮墨,直接在兵馬布置形勢圖上邊畫邊說道:
“岳帥當即刻著那顏將軍、單薛將軍率兩萬騎兵出營壘,前往泉河北面的潁水沿岸集結。待天亮后,汝陰城能救則救,不能救則扼守獐子溝兩座浮橋,我軍方有固守待援的機會……”
倉促之間,仲長卿知道自己思謀未必全面,但兵勢如火,他必須將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供岳海樓參考,以便最快做出決策。
正常情況下,京襄在淮川附近最多只能集結兩萬左右的馬步兵及騎兵,但眼下不是正常情況。
倘若徐懷將京襄路轄下用于耕種、馱運的馬匹,都提前集結到淮川來,這意味著京襄集結于淮川的二十萬大軍,在雪地里的機動穿插能力將遠遠高過他們之前的估算。
京襄費盡心機如此密謀,孫彥舟、胡蕩舟在汝陰城里的兩萬兵馬哪里能夠填滿他們的胃口?
京襄此戰的目標是他們于焦陂-泉河集結的八萬步騎啊!
即便摩黎忽、單薛所率領的兩萬精銳騎兵來去如風,不畏京襄兵馬的圍追堵截,也不畏懼京襄兵馬會提前在那里設下埋伏——此時的河淮平原,對騎兵是完全沒有遮擋的,只要沒有被合圍,騎兵殺出去,是極方便的事情。
只是,京西兵馬都總管府所轄,以及從相州、懷州、澤州等增援過來的,總計六萬步卒,要如何逃脫升天?
他們現在必須做兩手打算,但前提都是摩黎忽、單薛二人即刻先率兩萬鎮戍騎兵趕到泉河以北的潁水沿岸集結。
倘若京襄所遣奔襲兵馬到晡時還沒有攻陷汝陰城,摩黎忽、單薛就可以率領騎兵,一面擾襲京襄北進的主力,遲滯其往汝陰方向增援的速度,一面以最快速度配合孫彥舟、胡蕩舟所部擊退、擊潰京襄奔襲汝陰的奇兵。
正常說來,只要將京襄奔襲奇兵擊退即可。
那樣他們就能守住汝陰城,就能接納從北面、東面、西面源源不斷趕來的援兵,與南岸的焦陂-泉河營區互為犄角,完全不用擔心京襄能強啃下據營壘城寨以守、背倚強援的六萬步卒。
倘若汝陰城天亮后不幸淪陷,又或者沒能拖住京襄主力北進的步伐,那泉河以北、汝陰以西的兩座浮橋,則是他們的必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