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
“……徐懷恃南朝建繼帝真假難辨之密詔誘誅鄭懷忠、鄭聰父子,助淮王趙觀登位,趁趙觀及淮王府系將吏心緒激蕩之余,徐懷獲得與荊南、荊北制置司共同招討洞庭湖匪的權力,轉頭就奔赴荊北組建南蔡招討司,但實際借此名義,控制南陽、襄陽等地,迫使南朝不得不割京襄許其自治——而從這一刻起,徐懷不為人臣之野心可以說是彰顯無遺了……”
破崗瀆河口大營,赤扈渡江主要的將領齊聚一堂,與代表平燕宗王屠哥抵臨建鄴的淄萊兵馬副都總管桂布商議后續在長江以南的應對策略。
這段時間渡江諸將都已經清醒的意識到,或者親眼看到徐懷抵臨建鄴后,對南朝軍民的士氣提振有多恐怖。
即便再驍勇驕傲的赤扈老將,在壽春、廬江等城未下的情況下,也不敢主張進一步從本就因為戰線拉得太長而捉襟見肘的北岸繼續抽調兵馬渡江。
這時候果斷從建鄴撤出去,趁南朝援師集結還極為有限之時,重點加強對廬江、舒州、壽春等城的進攻,也就成為平燕宗王府諸將的主流意見。
仲長卿這時候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鎮南宗王府諸將對京襄與南朝朝廷割裂及猜忌,一直都有極其深刻的認識,要不然也不會在兩年對峙作戰無果之后,就直接主張與南朝媾和。
目的其實就是促使南朝朝廷在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加強對京襄的遏制,促使京襄與南朝朝廷的矛盾公開化、激烈化,甚至與他們聯手將京襄扼殺在徹底崛起難制之前。
很可惜鎮南宗王府的主張沒有受到汗廷的重視,甚至平燕宗王府諸將也覺得這樣的主張太過軟弱。
仲長卿這次趕到建鄴后,協助兀赤部署對牛首山及躍龍寨等地的軍事封鎖,也從種種跡象看出京襄很早就對他們突襲建鄴有強烈的預測。
而單純從軍事行動的角度看,京襄援師走長江北岸經黃蘄兩州抵達舒州,威脅他們的側翼,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因為走北岸進駐舒州,不需要渡江,推進的速度將會快得多,京襄援師也不用太擔心赤扈水師來自下游江面的威脅。
而以徐懷及京襄諸將的眼力,自然早就能看出赤扈東路大軍這次并沒有一舉拿下建鄴的能力;畢竟南朝建繼帝所打下的基礎,還沒有被新帝及汪、楊等人徹底摧毀。
然而徐懷卻寧可東進增援速度大幅放慢,也要決定從南岸增援建鄴,甚至不惜以身犯險,先趕到建鄴安定人心、提振士氣。
很顯然徐懷及京襄眾人有著很深層次的意圖或者說野心。
這簡直就是昭然若揭的事情。
仲長卿主張將計就計,不主張渡江兵馬過于急切全部從南岸撤走,主張將一部分渡江兵馬,特別是一部分精銳戰力,集中到破崗瀆外河下游沿岸來,繼續釘在建鄴城附近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