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密會
“下一步不會那么硬頂了,錢糧花得跟流水一樣,史先生在制司整天叫苦,說他有七手八腳也沒有辦法將所有的缺口都堵上,一再要求裁撤掉一部分人馬,”鄭屠說道,“史先生叫苦,有給周運澤等人看的意思在里面,但汝蔡等地的兵馬也確實大幅縮減下來了,即便到秋后也不會再大規模擴充。聽使君他們話里的意思,后續主要還是要依賴于防線建設的優勢,抵消掉兵力上的劣勢,卻無需擔憂會出什么漏子……”
鄭屠作為制司的進奏官,平時都常駐于建鄴,但每隔一年半載還是會回泌陽一趟述職——畢竟建鄴有很多微妙之處,并非信函能一一盡述的。
鄭屠這次返回泌陽述職月余,晉龍泉前前后后超過兩個月沒有鄭屠暗中聯系了。晉龍泉這條線一直以來都是鄭屠單獨聯系,因此他也有一段時間不清楚京襄最新的動向。
“契丹殘族南遷大理之事,制司有做怎樣的打算?”
晉龍泉這些年來跟隨在晉莊成身邊做事,雖然一直都沒有正式的官身,但地位及影響力,也已經不容小視了。
這除了晉莊成在朝中的地位、權勢日益穩固,很多事務都依賴于晉龍泉外,更為主要的還是南陽等地士紳成百上千舉族遷來建鄴定居,在建鄴形成一個不容小視的小圈子。
晉莊成除了在禮部事務繁忙外,平時還要跟朝中的公卿貴戚保持密切的聯絡,聯絡南陽士紳之事,主要是晉龍泉在做。
現在晉龍泉除了更精確掌握建鄴士紳、朝臣的動態外,有時候也能巧妙的加以引導。
現在涉及京襄有兩樁事最為重要,一是抵御住赤扈人三十萬大軍曠日持久的進攻,第二就是契丹殘部南遷之事。
前者,朝野基本上都已經達成共識,就是指望京襄能撐住,已經沒有誰還滿心想著去拖京襄的后腿——即便視京襄如仇寇的葛伯奕等人,也不敢去想象京襄沒能守住汝蔡二州的慘烈后果。
后者,朝野并非沒有爭議。
去年武裝商團三月份從泌陽出發時,徐懷就上表請求朝廷恩準,并遣國使出使大理國方便行事,當時紹隆帝將徐懷的奏章留中,沒有予以明確的答復,就想著武裝商團在大理國碰壁,再藉此對京襄發難。
卻不想王舉、史珣等人直接矯詔出關,并假借出使的名義進入大理國境。
等到廣南西路經略使遣人趕到建鄴密奏其事時已是九月,其時赤扈鎮南宗王府集結三十萬兵馬往汝、蔡兩州進逼而來。
這時候誰敢嚴旨追究京襄矯詔出關的罪責?
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僅矯詔之事毫無聲息遮掩過去,無人提及;至于蕭純裕、蕭泫、鄔散榮等將率領千余契丹騎兵趕往京襄參戰之事,朝野心里對此是指望能京襄能藉此增強一兩分抵御虜兵的實力,沒有誰會強烈反對。
不過,將近十萬人眾的契丹殘部經洮源南遷,下一步極可能經大理國入關之事,朝野卻是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