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促降
朱桐離開建鄴到地方任事之后,朱沆身邊最重要的助手就是這些年也逐漸成熟起來的次子朱芝。
雖說群臣在福寧宮議定要嚴守秘密,但朱沆、王番有很多事情需要朱芝出面張羅、聯絡,整件事當然不會瞞他。
朱芝之前沒有想過建繼帝身體會出什么問題,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大越應該是年近三旬、經歷過天宣之亂的淮王趙觀,還是年僅一歲的皇子繼承大統,他心里也有自己的權衡。
除開內部的波瀾詭譎,赤扈人不是懸在眾人頭上最大的威脅嗎?
“你不要妄自揣測圣意——陛下既然有密詔,我們當先確保密詔送到徐懷手里為要;其他的,那還是要等密詔到徐懷手里再說……”朱沆心思也很亂,建繼帝生命垂危,將所有的打算、籌劃都徹底打亂了,他一時也看不清前路到底在哪里。
當下之危局,擁立幼帝顯然不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淮王趙觀一定就更合適嗎?
這些年經歷那么多的變敵、離亂,朱沆各方面的認識當然要比次子更為深刻:
有時候雖說諸事以抵御胡虜為要,但問題是內部的關系理不順,人心雜亂,如何去抵御如此強大、有如洪流一般的赤扈鐵騎?
淮王趙觀以及淮王府一系將吏,除了韓時良沒有怎么接觸過外,葛伯奕、楊茂彥、汪伯潛等人,朱沆哪個不熟悉?這些人絕對談不上委以御虜大任的合格人選。
再一個,淮王趙觀即位之后,真能容得下徐懷嗎?
朱沆想跟次子朱芝說說這些,但又忍不住為渺茫前路感到沮喪。
當然,他也有些想不明白建繼帝為何會寫下這封密詔,也有些猜不透密詔里到底寫著什么,更不清楚徐懷接到密詔之后,會有怎樣的反應,會做怎樣的決定……
“今日就在此地駐營,明日再回建鄴!”朱沆嘆了一口氣,吩咐說道。
…………
…………
建繼帝脈象微弱,始終不見起色。
以御營使、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際執掌宰相一職的周鶴在福寧宮守到半夜,身子也有些熬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