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
陰雨自清晨綿綿而下,終日不絕。
徐懷將書案搬到廊下,饒有興致的看著檐頭滴水,在扶欄外緣的石板上,濺起一朵朵水花。
柳瓊兒在輕薄羅衣外,穿著一件褐黃色羅鑲花邊大袖衫,挨著徐懷而坐,拉過徐懷的左手,橫在柔軟的膝前,拿白皙剔透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虎口處被利簇洞穿的箭創。
馬蹄“嗒嗒”作響,在宅院外停了下來。
“看,史軫他們終究不能忍受你繼續在這里好吃懶做,什么事都不干!”柳瓊兒笑道。
片晌后,史軫、周景等人帶著遠道而來的信使,穿堂過戶,走進徐懷、柳瓊兒起居的廂院。
遠道而來的信使,身上的衣甲早就叫雨水濡濕,趕到汝州城也沒有來得及換一件干爽的衣裳,雖說早已疲憊不堪,神情卻相當振奮,將信函呈上:
“赤扈從淮南撤兵了!”
“撤兵了……”
徐懷再堅韌的性格,這時候也禁不住有些恍然了。
別人眼里,是建繼帝在襄陽即位登基之后,才第一次提出于秦嶺-淮河一帶,依托山川之險,構筑抵御赤扈鐵騎防線的構想,但迄今已是四年光陰過去了。
而徐懷卻更是早在桐柏山匪亂后期,在天宣六年就從那有如靈光乍現的記憶片段里,窺得這場席卷中原的大難無可避免,就在極盡手段謀劃、促成這一刻的到來。
雖說淮南一戰,大越付出的傷亡要遠遠超過赤扈人——目前壽春守軍的傷亡還沒有得到詳細的信報,但神武軍、右驍勝軍以及韓時良所率領的楚州軍,在持,在持續兩個多月的戰事里,累計傷亡高達五六萬之眾。
敵軍在更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其兵卒、軍馬適應不了江淮潮濕的氣候,在夏季來臨之際,擔憂人畜疫病滋生,溪河水位瀑漲,令淮南地形更加復雜,見短時間內無法攻陷壽春,又難以對壽春實施更長時間的圍困,才選擇撤退到淮河以北去。
然而,這依舊要算是大越憑借自身的實力,又一次成功挫敗赤扈大舉南侵鯨吞大越最后半壁江山的戰略意圖,堪稱大捷。
淮南大捷守住壽春,對大越的意義,甚至還要在汝潁大捷之上。
這首先意味著汴梁淪陷以來,大越諸路殘軍進行整合、補充之后,初步具備了依托江淮地勢地形,與敵軍進行大規模會戰、拒敵于淮河以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