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號工坊,本月供應羽箭一萬兩千支,強弓三百把,合格!” “……” “四十五號工坊,本月供應制式長槍六千把,優秀!” “……” “五十八號工坊,本月本月出產制式短劍九千把,優秀!” “……” 一個書吏高聲念到。 臺上,鑄兵司大司空殷無憂,司空孟金光等鑄兵師的大佬坐成一排。 臺下,是鑄兵司三十七號工坊到一百零號工坊的所有主事。 幾十號人,表情各異。 有的自信滿滿,眼神中滿是喜悅;有的則是一臉擔憂,盤算著這次怕是拿不到獎金了;還有的,已經在全身發抖,那是沒有完成既定任務,即將受到處罰的。 所謂工坊的月考,其實就是把每個工坊的業績念一遍,然后給出考核的結果。 優秀的,當月薪水會有獎勵,一般的,不罰不獎,不合格的,一頓處罰是免不了的。 這里面,自然也是有一些貓膩的。 鑄兵司的大司空,甚至四個司空,都不會親自去查驗每個工坊供應的兵器情況。 他們看到的,只是下邊人送上來的數字而已。 當然了,一般情況下,這個數字和真實情況的差距也不會太大。 畢竟兵器供應是做不得假的,數量如果相差太大,三軍統領找到鑄兵司的話,那可就是一場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