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
這不是一場可以決定勝負的戰役,甚至有些無足輕重,但卻是大明和安南第一次正面沖突,而大明以完勝結束了第一次接戰。
朱祁玉合上了塘報,遞給了興安鄭重的說道:“留好底檔,日后論功行賞。”
戰爭結束后才會論功行賞,是朱祁玉和于謙一貫的態度,大明從來沒有半路開香檳的做法。
大明得勝之后,朱祁玉立刻變得神清氣爽了起來,開始批復起這一日的奏疏。
僉都御史胡煉的桉子終于落地,已經被卸了官職,正在送往遼東永寧寺,一般被流放到永寧寺的便再無起復的可能。
能夠在彈劾之后東山再起的朝廷命官,大抵是罷官或者革除功名,比如商輅就在奪門之變后被罷免革除功名返鄉,但在在成化年間,明憲宗朱見深又啟用了商輅。
亦或者是流放云貴川黔贛等煙瘴之地,朝中局勢變幻之后,還有可能起用,但是送到了永寧寺,基本代表著自生自滅了。
胡煉,已經沒有任何起復的可能。
而胡濙作為禮部尚書,上了一份謝恩疏,同時匯報了彈劾他的京官們真的在謄抄《詭辯二十四法》,用的是臺閣體。
在奏疏中,胡濙高度贊同了陛下《詭辯二十四法》的精準和透徹,同時對陛下批評現象而不批評個人或群體的做法,高度贊同。
批評現象而不批評具體個人或群體,是一種在政治傾軋過程中留有余地的常見做法。
具體到《詭辯二十四法》中,陛下罵的是這種朝中文臣詭辯的普遍現象,而不是大明的科道言官,不應該彈劾胡濙。
科道言官干的活兒就是彈劾官僚,如果陛下今日因為科道言官彈劾胡濙,就批評申飭這些科道言官,那日后科道言官們還能彈劾他人嗎?那都察院為首的監察手段,是不是完全失效?
而賀章拿到了《詭辯二十四法》也就拿到了陛下的尚方寶劍,在整治都察院不良之風上,就有了具體的綱領,有了具體的要求和考成。
這是一件對大明有益的事兒。
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沒有任何緩沖和余地,在國事中尤其是大忌。
比如正統十四年十月瓦剌南下,瓦剌圍困京師,那是救大明,還是不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