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詭辯二十四法》
“若是他執迷不悟,不知悔改,那就族誅了吧。”
黎利重建安南國,嚴重打擊了大明朝在東南亞的威望,致使向大明朝貢的船只數量驟降的同時,也讓大明在萬里海塘的勢力大幅度收縮,嚴重影響了大明海貿,這對大明而言是公利。
柳溥如果能夠在郡縣安南之中,立下功勞,那也算是完成了他爹柳升當年的夙愿,朱祁玉可以受點委屈,封他為海外侯,寬宥他的家人。
于謙猶豫了下,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玉沒有改變自己當初的決定,仍然以大明利益優先為原則,若有利于大明利益則做,若有害于大明的利益則不做,于謙不再勸諫,以陛下的意志為準。
君臣的分歧,其實主要就在于安南十五府之地,到底是四方之地,還是六合八荒,到底是內,還是外。
如何判定安南是內事還是外事?
其實很簡單,若大明軍進入安南,安南國百姓竭誠歡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就是內事。
若是大明軍進入安南,安南百姓不僅沒有簞食壺漿,甚至襲擾大明軍,那就是外事。
一切等到進軍之時,便可見分曉了。
“于少保,安南潮濕,此次征戰,少保的身體,能撐得住嗎?”朱祁玉頗為關切的問道。
安南潮濕,對于謙的病情不利。
于謙趕忙說道:“謝陛下垂憐,這十年來,痰疾從未復發,還請陛下寬心,臣一定不會耽誤大明郡縣安南之事。”
朱祁玉點頭說道:“那一切有勞于少保了。”
“興安,取一把永樂劍來。”
朱祁玉將通體金黃的永樂劍交給了于謙說道:“可斬不法。”
尚方寶劍,王命旗牌,這都是器,器與名,不可假人,不可輕授。